為了把這件事情搞清楚,陳昱將鄭可、阮廌、誠陽子等人都叫來了。
他將自己和陳虎的這件事向大家做了介紹。
然後,問道:“各位。怎麼看這件事。鄭大人。你先吧。”
鄭可一直在大越政事院,對於大越朝廷中的事情知道的非常多。而阮廌致仕多年。雖然也有獲得情報的渠道,但是與鄭可相比,還是差了很多。因此陳昱才讓鄭可先。
鄭可道:“國公爺。黎銀作為魚竿組織的首領。他主要是向皇帝負責的。開國的太祖皇帝,還是先皇,都是這樣的。雖然太宗皇帝駕崩後,當時的皇帝還年幼,太後阮氏垂簾聽政,但是黎銀依舊是對其負責,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所以,黎銀不可能背叛皇帝、太後,而與黎宜民勾結的。”
陳昱聽了,問道:“那依鄭大饒意思。黎銀就是自作主張,建議阮氏英對付我了?”
鄭可分析道:“這種可能是有的。但是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黎銀被人忽悠了。有人利用黎銀,對付你。”
“哦?”陳昱聽完,瞪大了眼睛,疑惑地問道:“誰這麼大能耐,竟然將黎銀忽悠了。阮熾?不應該呀。他直接向阮氏英建議。阮氏英安排人做就是了,何必多此一舉。不是他。那能是誰呢?”
大家都看向鄭可,不知道鄭可怎麼。
鄭可繼續分析道:“我覺得極有可能是莫龍。第一,他是黎銀身邊的得力幹將,深受黎銀的信任。所以他要是建議黎銀這麼做,黎銀還是有可能同意的。第二,就是黎宜民如願當上了皇帝,任命莫龍擔任了魚竿組織的首領。這兩件事穿到一起來看,就有些太明顯了。”
阮廌道:“關於黎宜民任命莫龍擔任魚竿組織首領。不是有傳言嘛。是莫龍利用其在魚竿組織的舊部,協助黎宜民當上了皇帝,出力很多,深受黎宜民的信任,因此才得以擔任魚竿組織的首領。”
鄭可聽了,笑著道:“這就是黎宜民和莫龍的高明之處。此次黎宜民能夠取得成功,軍隊那是出力最多的。且不大越這邊有很多軍隊都支持黎宜民,就是張義帶去的那些人也是一股不可覷,絕對能把他扶上皇位的力量。魚竿組織能幹什麼。無非是暗殺、軟禁反對黎宜民的人嘛。可是咱們也沒有聽,除了阮熾一家外,哪家倒了黴呀。就是阮熾的門生故吏也都是安然無恙,毫發無損。”
誠陽子附和道:“鄭大人這麼一分析,還真是這麼一個理兒呀。這個黎宜民真是厲害,竟然將莫龍偷偷挖了過去。”
陳昱經鄭可這麼一分析,對整個事件又有了深刻認識,他道:“不錯。我覺得黎宜民最初招攬莫龍,應該是為了及時獲取情報。畢竟魚竿組織還是以收集情報、抓捕、暗殺為主要工作的。可是隨著事態的發展,尤其是黎元龍駕崩後,皇帝登基,我再到朝廷摻和這麼一下。令局勢發生了翻覆地的變化。這也導致黎宜民改變了策略,讓莫龍向黎銀建議,把我直接留在清化,無論是死是活,那可都是可以掃除一個威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