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往事(2 / 3)

第二張,是個印有意大利工部局警字的筆錄頁,上麵用鋼筆字書寫,是但丁路0號發生自殺案的筆錄:

民國十八年六月二十二日,但丁路0號的女傭人王玉琴,來所報案,家中二姨太太李香玉,在家中上吊身亡。華人警員趙學銘,胡明一,到此探查。

鍾偉民看完這兩張案簽,遞給老警員王利民問道:

“老王,你還記得這兩件民國時的案子嗎,但丁路是哪個地名”

王利民仔細看了一會,搖了搖頭,肯定地:

“沒經過,也沒聽過。按公曆換算,民國十八年就是一九二九年吧。那時我剛到警局工作,這但丁路是原租界,街道的老名稱,現在就叫的自由道。

那民國年代,我在那路上巡邏,維護治安。隻聽同行當笑話的一個失蹤的案子:

一個富商的大太太到警局報案,丈夫失蹤了,讓警察幫助查找。

可過了近半個月,那位大太太才知道,那位富商丈夫在租界外,被津警察局抓去了,死在監獄裏了”

王利民到這裏,神情變得憂鬱起來,繼續講述:

“那時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到了冬,我在馬路上巡邏,每都看見租界外,躺倒在路邊,被凍餓死的人。

租界的洋人,也不拿中國人當人,租界出了人命案,隻要死的是中國人。頂多派個華人警察到那裏看看,回來寫個記錄,就算交差,再無人過問。

那時,租界的警署管事的,都是意大利人,象出了什麼命案,死了人,至於立不立案,怎麼破案都是意大利人管,我們也沒什麼權力。

警局並給我們立了規舉,不該問的不能問,互相不許打聽自己不管的事,違者開除”。

鍾偉民聽到這裏,心裏也感到一陣憤怒,難怪老王對那時,本警署的自殺案件一無所知。

老王又仔細地看了幾遍案簽,突然道:

我想起來了,這個坦丁路0二姨太的自殺筆錄中,二個警員我還記得,這個趙學銘在日偽時期因病死了。

另一個胡明一我也認識,他比我大幾歲,可不是一般人,那時我們一塊幹了近一年。到民國時期二十年,也就是一九三一年辭了職,去了南方。

他走後,就沒了音信,警署裏的人傳他是地下黨,我還不相信”

鍾偉民聽完疑惑地問:

“您以後也沒見過他嗎?

老王微笑著回荅:

“解放後,我見過他一次,是在咱公安係統業務培訓班上。老朋友見麵後,我才知道,他以不叫胡明一了,改名李君安,在市局公安政治處工作。

像咱們這樣幹公安的,都知道市局公安政治處,是反特反間諜的機關。那時我這才相信:傳言是真的,他就是地下黨。

鍾偉民聽後,便笑了笑問道:

“您沒跟他再聯係嗎。

老王摸了摸下巴:

“沒有,我不敢和他聯係,他工作的政治處,在公安係統裏,是頂級的保密機關,我和他都不方便來往。按我的年齡推算,現在,他早已離休了。

鍾偉民向老王提了醒:

“把這個協助搜查信簽,和那件自殺案的筆錄,放在一起來看,都發生在但丁路0號,那0號裏住的人是什麼人呢?。是不是那個富商呢?,自殺的是他的二姨太太?”

老王遲疑了一會興奮地回答:

“鍾,還是你年青反應快,有可能,但是,己過了四十年的案子找證據不好辦,趙學銘也死了”

鍾偉民提醒:

“那胡明一呢!

老王回答道:

“你李君安,我記得,他不是那管片的,可從那件筆錄上看,二姨太太上吊自殺的事,就是他和趙學銘辦的,也可能知道其中的事情。

鍾,可我覺得,從現在講,這個幾十年前的案子,沒有什麼價值。你用業餘時間練練手,還可以,我可幫你,找到李君安。

李君安也離休了,沒這麼多事了,我看他不會駁咱這個麵子”

老王十分欣賞鍾偉民,這個遇到可疑的事情,不弄個水落石出,不罷休的韌勁,這是一個好警察的基本素質。

他向所長的彙報了,這個新發現的舊案,所長也同意了他的意見。

幾後,鍾偉民對舊檔案查閱,整理的工作完成了。

一早晨,鍾偉民來到所長那彙報工作,

所長微笑的問道:

“閱完了,有什麼有價值的東西。”

鍾偉民用十分堅信的口氣回答:

“所長,那檔案裏,沒什麼有價值的,都是些失竊失火,打架鬥歐,居民糾紛的案子。

就是在原但丁路0號,一個洋樓裏發生的命案和走私案,引人注目,可能是一個曆史大案,我隻是推斷,還沒有證據。

所長思考一會:

“這件事,老王向我彙報了,我同意老王的見意。我批準你對這個曆史案子的追查,但不是一項正式的任務,沒有時限,也不要求有什麼成果。

你隻能用業餘時間,千萬不能影響正常工作。否則,就停止你的追查,這是給你一個鍛練的機會,知道了嗎!”

鍾偉民聽完所長的話,十分興奮,不由向所長敬了個警禮:

“謝謝所長,我一定嚴格遵守組識的要求,幹好一切工作”

鍾偉民告別了所長,興高彩烈地去找王利民,他正在翻著一本發黃的卷宗,抬起了頭:

“所長同意了”

“同意了,我太感謝您了,明我休息,請您的客。

老王笑了笑:

“不用了,明我也休息,咱倆幹些跟那個曆史大案,有關的事,我們去找李君安了,試試看吧”。

鍾偉民同意了:

“什麼時間找他,到哪找他,我聽您。

老王十分肯定:

“明,先到公安局政治處問一問,現在他住哪和聯係的電話。咱們也是公安係統的,政治處的人不會不接侍我們”

王利民和鍾偉民商量好,一定去找李君安。

第二早晨,鍾偉民準備好案子的材料,和在老王一同騎著自行車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