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表嫂和田桂花(1 / 3)

大年初一中午,胡明一的家裏,來了不少至親,定婚的儀式正好舉行。

過後,這些姑姑叔叔,舅舅姨媽們都讚揚,胡明一這孩子有福氣,娶了個這麼漂亮的大城市媳婦。

吃完中午飯,胡明一和金曼玉戀戀不舍地告別了,老家的父母一家人,到滄州縣城拜訪表哥表嫂。

他們搭乘村裏鄰居,到城裏去運貨的驢車,來到了表哥表嫂的家。

滄州也叫滄縣,這個地方人傑地靈,有古代戰國的名醫扁鵲,軍事家孫臏,清代的紀曉嵐,清未洋務派首領張之洞。

滄縣城也稱獅城,在舊城不遠有一個身長六米,體寬三米高五米五,重達四十噸的鐵獅子,獅子坐北向南,背上有一個花蓮盤碗,十分壯觀。

春節的滄州縣城依鄰白洋澱,大運河的支河穿城而過,河岸碼頭百船停泊,水麵上貨船穿梭,各貨物源源不斷地會集到這裏。

每到春節,隻要沒有戰亂兵匪,這城裏的空地上,大集市,集市星羅齊布。集市上,都是人擠著人,貨攤挨著貨攤,十分熱鬧

城中街道上,更是人流不斷,各大街兩旁,古跡廟宇,隋唐明清的古宅,商鋪飯館,土特產雜貨店,戲院茶社,盡有盡有,還有武術館,鏢局。

這武館,是滄州縣城的一大特色,滄州是武術之鄉,聚集不少武林高手。他們學武術,練武術成了風氣,也帶動了五縣四鄉人們慕名而來。

這鏢局更是名震八方,京杭大運河縱橫幾千裏,有的沿河兩岸,群山環抱,兵匪猖狂,商船經過時有被搶劫的危險,商人們就請武林高手,手執大刀,劍棍護航保架。

滄州縣城是大運河南北的要地,武林高手雲集,在這裏設鏢局最合適。

胡明一的表哥和祖輩,也是武林高手,在這一帶很有名氣,就開了武館教授徒弟,廣聚人材,也有輸出保鏢和為軍,警界選材的業務。

表哥的家庭是武術世家,清朝皇帝從京杭大運河到江南,路過滄州。縣府衙門,曾請他家的人,暗地護航保駕。他們家的武館叫《禦林武館》,就是清朝時的縣衙,也要退讓三分。

到了表哥的父親這輩,更是青於藍而勝於藍。胡明一從資聰明,好學能吃苦,他被表哥家的長輩看上了,招到縣城裏,在武館和表哥一齊練功,十幾年如一日朝夕相處。

表哥繼承了父業,胡明一被來縣城武館,選警務人員的租界警局看中,當了警察。他們倆人相差幾歲,可之間的感情,比親兄弟還親。

表哥也把胡明一的父母,當作親爹娘一樣,看到胡明一工作太忙,離老家也遠,不時常回家。他和媳婦就經常去,看望這兩個長輩,問寒問暖,關懷倍致。

胡明一心裏像明鏡一樣,知道表哥表嫂對他父母的敬意,每當,他們到了津城都熱情招待。

他們來信,要辦什麼的事情,他必辦無疑,而且,辦得又快又好,田桂花這件事,就作的漂亮,表哥表嫂十分讚許。

表嫂也是喜歡這個表弟胡明一,關心他的終身大事,幾次在縣城給他,張落介紹女朋友,去了不少信件。

但是,這個表弟的警察工作太繁忙了,一年半年的,也不回老家一趟。這些好事都沒辦成,十分著急:

她和他表哥的孩子都八歲了,可這個表弟還打光棍呢。

這次,表嫂看到胡明一,領來這麼漂亮的津城姑娘,才明白這表弟眼光高了,沒看上,她介紹的農村閨女。

但是,表嫂哪知道胡明一的秘密身份,和內心的苦衷。

表哥的武館在縣城最繁華的地帶,他們一家人也住在那裏。胡明一領著金曼玉來到武館,著見前門和一年前來的模樣,大不相同。

高大嶄新的青瓦房院門上,大紅燈籠高高掛,兩個雪白的石獅立在大紅漆門兩邊,醒目金字的《禦林武館》牌扁掛於院門簷下。

大牆上有兩個大圓圈的武字,引人注目。

這座清代的大四院,被翻修一新,更裏豪華氣派。

胡明一扣了扣獅頭門環,一會兒,大門打開了,表哥表嫂一前一後走了出來。他們互相拜了年後,進了院子,金曼玉第一次見到寬闊,深遠的四合院。

這個大院是裏外兩個套院,他們剛進到的是外院,像個學校的運動場,院中間有一條石板路,路兩旁是鋪有黃土的教練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