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表嫂和田桂花(3 / 3)

公公婆婆相繼因病去世了,按照他們的遺囑,把這個武館由老兒子,這個胡明一的表哥繼承,繼續辦下去。

表哥表嫂不負一家人,和親戚的眾望,把武館辦得有生有色,很是興隆。表嫂還成立了劇團,有了縣城唯一的劇院。

胡明一在屋裏與表哥知心相談,曼玉,表嫂和孩子們一塊,呆了十幾分鍾,表嫂就領著金曼玉到前院的練武場地,後院廂房參觀。

時間過得真快,已到下午五點多鍾,他們出了四合院,到縣城的一家大飯館去吃家宴。

吃完晚飯,晚上七點鍾,劇場開戲,胡明一和金曼玉由表嫂陪同,到了劇團所在地,城中的百花戲院。

這原先是一個座落在縣城,最繁華街道的茶社,是個高大的翹簷的四方形,二層樓高的建築。

改造後,拆掉了裏麵的一些隔間和立柱,開出了寬敞的空地,修建了大戲台。

靠戲台最近是雅坐,有茶桌和靠背木椅,有錢有地位和貴賓的觀眾,可以一邊喝茶或吃些幹果,一邊看戲。

後麵是普通觀眾坐席,有十排大條木凳子,一般百姓也買得起票,按票的價錢高低,由前往後坐,觀看演出。

戲院門口外有兩個窗口,出售戲票,進了大門有兩個檢票口。

戲院的服務人員,保安都是武館的學員,教練。他們輪留到戲院值班,掙些外快。所以,看戲的觀眾,沒人敢在這裏撒野搗亂。

白,戲院還當茶館,也演出著大鼓,折子戲,到了晚上才開整出的大戲。

夜幕降臨,戲院裏點起許多大汽燈,把劇場照得明亮,大戲就演二場,三個多時結束。

進口的洋汽燈灌滿了煤油,打足了氣,能保證,五個時內演出的照明。

胡明一和金曼玉,隨表嫂進了戲院,觀眾己座滿了席位,他們三人坐到了,己預留好的貴賓雅座上。

這時,亮堂堂的戲台上,拉開了大幕,報幕員報幕:

“今第一場戲是秦香蓮,主演田桂花姐。

報幕聲一停,場內立即響起陣陣掌聲,胡明一心中也驚奇:

這個改姓更名的孫秀英,到了劇團才幾個多月,就如此受歡迎,她有什麼魅力呢?。

他低聲問表嫂:

“田桂花進步的太快了,她這戲唱得這麼多人歡迎,這沒唱就有了掌聲了”

表嫂真誠的回答:

“這個田嗓音是有些底子,唱的不錯。可她最拿手的是,把秦香蓮和仙配,這兩出戲唱活了,比別的演員唱得情深意切,比較感人,這是她受觀眾歡迎的原因”

胡明一點了點頭,金曼玉好像對這兩部戲曲不太了解,也不太聽明白他們的對話,隻是仔細看著戲台。

在一陣悅耳的琴聲中,扮演秦香蓮的田桂花出場了。

隨著戲情的發展,那一段段哀婉,情深的唱腔,引來了一陣陣掌聲,引起了台下觀眾,對秦香蓮不幸遭遇身世的傷心動情,金曼玉也被她唱得熱淚瑩眶。

胡明一忽然覺得,埋名換姓的孫秀英,己經把她曲折的身世和悲傷情感,也熔於劇中了。

這個秦香蓮雖和她不同,但是,她在生死之間,和內心靈魂,遭到的無數次撞擊是相同的。她的猛然醒悟了,那複雜,悲傷情感己刻在了心中。

別的女演員,哪有她這樣被人一次次拋棄,一次次生死離別的經曆呢。

胡朋一記起了俄國著名作家的一句話:

偉大的作家是靈魂的工程師,秦香蓮這部曆史名劇,流傳到現在,家欲戶曉,這就是真實的證明。

這也是孫秀英借這部戲,把自己永遠不能,向任何人透露的身世,那個深藏內心的靈魂,飄蕩在了這個戲台上。

田桂花演唱的,這部秦香蓮戲曲結束了,她下了戲台,可是,觀眾還是熱烈鼓掌。

她不得再次出來謝幕,由於演戲中的演員,不能觀注台下,她可能剛看見台下的胡明一,淚散臉龐,晶瑩淚珠在燈光下閃閃發光。

胡明一熱烈地給她鼓著掌,慶祝這個孫秀英的新生,和戲台上田桂花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