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城裏一片恐慌,各家報紛紛刊登中原大戰的消息,原來,引起中原大戰的原因是:
春節過後,前往參加軍事會議,並到鄭州任職的國民黨軍副司令閻錫山,得知蔣介石要秘密逮捕他,就連夜逃回了山西太原,並要報負蔣介石。
而後,西山王閻錫山也就任了國民黨軍的副司令,但反蔣的決心以定。
他公開斥責,蔣介石的獨裁統治和武力政策,認為這是引發國內戰爭的根源。
四月一日,閻錫山聯合了西北軍首領馮玉祥,桂係軍的司令李宗仁成立了“中華民國軍”。他任總司令,馮玉祥,李宗仁任副總司令。
他們發表了向全國的就職通電,聯合他們的軍隊反對蔣介石。
隨後,各路聯軍東下,先到河南,占領了洛陽,鄭州等城市,中原大戰揭開了序幕。
頓時,河南,山東,安微一帶地區,炮火連殺聲震地,廣闊的田野,肥沃的土地變成了戰場。
空陰暗沉沉,無數村莊,城鎮被戰火化為廢墟,無數生命塗炭,百姓逃離家園。
新軍閥們,為了爭奪地盤,和私自的利益,無顧於人民的疾苦,欺壓愚弄百姓,又把國家拉入無窮的災難。
像魯迅一批憂國憂民的學者痛斥,這些拿著槍扞子,吸榨百姓血汗又塗炭人民的,反動政客和劊子手。
胡明一和地下黨組織更是向廣大老百姓,揭露蔣介石這些反動政客,的醜惡嘴臉,發動群眾進行革命運動。
在那嘀嘀,嗒塔的無線電台的電波中,胡明一也在馬不停蹄地,收集情報。
一晚上,他騎著自行車,和往常一樣來到電訊局大樓前,等待加班的金曼玉。
他和許多通訊處女職員的家屬一樣,耐心徘徊在離樓不遠的地方。
突然,兩個熟細的身影閃現在他的麵前,一個是行動組的李敖,另一個是鄭凱歌。
他立即感到,地下黨組織有什麼重大的行動,否則,他們不會到這個地方來找他。
他向四周環視了一下,看沒有可疑的人跟蹤他們,就迎了上去,在相遇的那一刻,低聲提示:
“我們到前邊的茶社去”
在電訊大樓前麵不遠處有個茶社,晚上,胡明一來接金曼玉時,一看時間來的早,就到茶館裏要上一砂壺茶水,坐在那裏邊等,邊聽茶社演唱的京東大鼓,津時調。
這個茶社裏麵空間不,有二十多張茶桌,每到午飯後,臨近的居民清閑時,都到這裏消遣。
這時,氣黑暗陰沉,淅淅瀝瀝下起了雨,茶社裏很清靜,客人稀少。
他們就坐在,離客人遠些的一張桌子邊,舞台上,依然有一位女演員唱著津時調,嗓音嘹亮。
他們三人什麼話,那些客人也聽不到,茶社的夥計端來了,一壺茶水,和茶懷轉身走開了。
李敖聲向胡明一道:
“明一兄,王老板剛從上邊回來,就告訴我們,你這時間在電訊大樓,接金曼玉下班,可能還沒離開,我們就趕快來了。
王老報通知,我們晚上九點二十分,到火車東站接兩個人,護送到國民飯店,他們進了飯店,我們就撒回,具體是什麼人,從哪裏來,王老板沒交待。
這兩個人下了火車,準時在東站候車大廳門口,在美人香皂的廣告牌下等我們,也可能晚一些時間。
這兩人的特征,是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人,他們都身穿深灰色的中山裝:
有一個人戴著黑呢子禮帽,戴著一付黑圓框眼鏡,高頭一米七左右,圓臉有長黑胡子。
另一個人是背頭的發型,身高在一米七五以上,濃眉大眼,寬前額。
暗號,我們問他們,要雇車嗎。
他們回答,要雇,給等一個叫勤明的老板。
我們就,好吧,那要多給二十個錢”
明一,你就向前:我是勤明,咱上車走吧。
李敖傳達完任務,掏出了懷表,時間己到七點,他和鄭凱歌到另一個交通點,昌盛車行去取黃包車。
胡明一七點半左右,騎車把金曼玉送回家,完全能趕到火車東站。
他們一切安排完畢,各自分頭行動,在晚上九點到達預定地點。
又過了幾分鍾,金曼玉從電訊大樓走了出來,胡明一看了看,身上的懷表,時間己到晚七點十三分。他輕鬆地讓,曼玉坐在自行車的後倚架上,馱著她向白樓駛去。
金曼玉一上車,就興奮地向胡明一訴了,一個意想不到的重大事情:
中午休息時,她剛吃完午飯,回到總台的休息室,台長領著兩個英國人走進了房間。
她仔細一看,是一個多月前來訪的,那個大學的英國老教授,還帶著一個穿著西裝的英國年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