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士英是貴陽人,但是馬家始祖就不是貴陽坐地炮,馬家始祖馬成是淮南儀真人,在元末亂世馬成也和普通人差不多,家裏所有人都餓死了,馬成沒辦法隻好去投靠了自己的老鄉,朱重八,對!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馬成跟隨朱元璋轉戰南北立了無數的功勞,最後跟著付友德進入雲貴,馬成也就留在貴陽落地生根,成了貴州衛指揮同知。
這個馬成是馬士英的直係始祖,當然一開始馬家隻是軍戶,雖然是高級軍戶但是本質上沒什麼不同,在以文官為主的官場上是沒什麼地位的。
馬家真正混進士人集團是從馬士英的祖父馬雲龍開始,老馬頭知道現在這個社會不一樣了,軍人雖然不愁吃穿但是政治地位一點沒有,就是馬雲龍有世襲指揮同知從五品的官位當靠山,看到一個普通縣令也要跪地磕頭。
所以馬雲龍痛下決心,讓自己的幾個兒子苦讀詩書,爭取進入上流統治集團。
馬雲龍一共有六個兒子,長子馬舜卿讀書不行,在家繼承馬雲龍世襲的爵位,其他五個兒子可是生發了,這五個兒子中舉人就有三個,其中馬士英的老子馬明卿最為厲害,當官做到了晉寧知府。明代知府和清代知府還不同,明代知府是正四品,比知州要高了一級,這已經是正四品的高官了。
馬家從馬雲龍開始算是正式脫了軍籍成了士人集團,第二代出了三個舉人,第三代更不得了,出了兩個進士,分別是馬士英和馬士升。一門三舉人兩進士,馬家這時已經成為貴陽城裏的顯赫家族。
馬铖聽顧三述馬家曆史心中感歎,原來那個家族的壯大都不是輕易得來的,馬士英能有今也離不開曆代馬家先輩的努力,厚積薄發到了馬士英這代才能培養出進士來。
“好了顧三,我外公家,是不是也是功臣之後?”馬铖剛穿越到這個時代,急於了解自己家族的實力,畢竟明末是個亂世,隻憑一人想要出人頭地根本不現實,最穩妥的辦法就是依托家族的力量。
顧三聽馬铖這麼問趕緊道:“二爺,顧家怎樣人自然了解,人家中曆代都是顧家的親兵,我爹當年還為顧老太爺擋過一箭呢!”
馬铖便宜老娘的娘家顧氏可不一般,馬家始祖馬成隻能抗日幹部,建國後給你一個省軍區司令員的身份,但是顧家始祖顧成可是跟隨朱元璋起家的長征幹部,因為這個顧成當年是朱元璋的親兵。
顧成很早就參加了朱元璋的起義隊伍,在朱元璋建國後擔任過征南將軍,跟著付友德遠征雲貴,並且在貴州這裏駐紮了十多年。在朱元璋死後顧成做到左都督,還參加過靖難之役,朱棣靖難成功後封顧成為鎮遠侯。
到了崇禎年間,鎮遠侯已經傳了九代,當代的鎮遠侯正是馬铖叔外公顧肇跡,不過前幾個月北京傳來消息,第九代鎮遠侯顧肇跡在北京死於德勝門。馬铖的舅舅顧從新的先祖是第一代鎮遠侯顧成的庶子,當年沒有跟著顧成回南京,而是留在貴州落地生根。貴州除了顧從新一家外還有幾隻顧氏,安順顧氏和貴陽顧氏都是當年顧成的子孫。
馬家和顧家正因為有先祖的情誼,再加上從馬士英的爺爺輩開始,馬家脫了軍籍變成了書香門第,所以顧馬兩家各有需要,馬家需要顧家勳貴的身份,顧家也需要馬家官場上的能量,所以從馬士英爺爺輩兩家就已經開始聯姻,馬士英的姑姑就嫁給了上一代貴州衛指揮使顧肇興,也就是顧氏和顧從新的老子,所以馬士英和顧氏是親表兄妹。
馬铖聽顧三這麼趕緊低頭看了看自己這具身體,好在並沒有什麼缺損,看來近親結婚對自己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