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廢立之爭(2 / 2)

馬铖站起來道:“各位叔叔,子年輕,很多事情還不懂,但是子知道,那盧九德為什麼坐大?還不是因為皇帝的寵幸嗎?現在國家危難之時,君不賢則國運不昌,所以子認為應該廢朱倫奎,立燕王朱倫聖為新君!還有我爹如此大功,皇帝隻給了一個區區國公,所以子還認為我爹應該封攝政、吳國公、總覽軍國重事、加九錫、劍履上殿!”

馬铖這席話如同在茅坑裏扔了一顆炸*彈,屋中徹底亂了套。如果馬铖的前半段話還能接受的話,後半段什麼封攝政、吳國公、總覽軍國重事、加九錫、劍履上殿,這不就是曆代奸臣篡位的前置條件嗎?特別是吳國公這一條,隻要忠於明朝的那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在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曆史中,從朱元璋開國到朱由檢上吊,不管死的活的一共封了三十六個國公,但是卻沒有吳國公。道理很簡單,因為吳國公當年是朱元璋沒稱帝前的封爵。

當年朱元璋攻占南京擊敗陳友諒後,明王韓林兒在至正十六年,封朱元璋為吳國公。所以明代以後再也沒有吳國公這一封爵,現在馬铖提出封自己老子為吳國公,篡位自立之心已經昭然若揭。

屋中所有人都不是傻瓜,知道馬铖表麵上雖然裝成愣頭青一樣,但後麵必定是馬士英的意思。所以其他人都在爭論到底應不應該廢立皇帝,卻無一個人質疑請封吳國公對不對。

越其傑在屋中諸人中是年紀最

大的,他比馬士英還要大上幾歲,他看到馬士英一言不發閉著眼睛坐在那裏,就知道馬铖的這些必定得到了馬士英的同意。馬铖剛才一頓慷慨激揚的演講,其實最為重要的是後半段,馬士英加了九錫封了吳國公,至於誰來當這個皇帝那就不重要了。

越其傑想了想站出來道:“諸位,諸位!老夫年紀最大,聽老夫一言可好?”

越其傑官職沒有張捷他們高,但畢竟年紀資曆最老,其他人看到他要話,紛紛停止爭執,重新坐了下來。

“諸位,老夫以為現在南都周邊雖然沒什麼威脅,可是不要忘了就在百裏以外的揚州,北虜陳兵十數萬一直虎視眈眈,還有長江上遊的重鎮九江、武昌,都還在北虜手中,就是相對於安全的浙江、南直隸,還有福建的唐王十多萬軍隊威脅側翼,這種情況情況下實在不適宜另立新君!”

越其傑不愧是跟隨馬士英最久的謀士,深知馬士英所想,在越其傑完後,馬士英睜開眼睛笑道:“自興兄的很對,皇帝雖有過,但不至於被廢,現在國家危急,還是需要長君的!”

馬士英這句話為爭論定了調子,那就是不廢除朱倫奎,緊接著馬士英瞪向馬铖道:“馬铖兒,你一個不通文墨的丘八,知道什麼是攝政嗎?知道吳國公的含義嗎?知道九錫是什麼嗎?你以為你老子是王莽、曹操嗎?以後再這些什麼攝政、吳國公、加九錫、劍履上殿的混賬話,不要怨老夫不記父子之情!”

馬士英在這裏大罵馬铖,雖然不準馬铖以後再提什麼吳國公的事,但卻偏偏忘了一條,那就是總覽軍國重事,屋中眾人除了馬铖、馬錫兩個丘八都是老油條,自然知道馬士英這是不想放手權利,至於其他那些都是虛名而已。

馬士英完後站起來來到門口,對眾人道:“既然已經決定,那你我應該去恭迎皇帝回乾清宮才是!”

張捷等人連連點頭,跟著馬士英魚貫而出,去前殿迎接朱倫奎去了。

越其傑看到馬铖一頭霧水,故意留在最後,來到馬铖身邊低聲問道:“怎麼?心中不高興?”

馬铖當然不高興,今原本計劃的很完美,最好就是自己稱帝,最次也要拱馬士英稱帝,但是現在完全與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馳。現在去迎接朱倫奎回宮,那不和以前一樣嗎?

“姑丈,你我爹是不是得了失心瘋,皇帝不當還想當臣子?”

越其傑聽馬铖完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後道:“子,你的曆練還是太少,打仗與當官不同,以後你跟在老夫身後多學一些吧!”

越其傑完看了看前麵的馬鑾,然後又對馬铖道:“子,老夫老了,你的兩個堂弟隻是中人之姿,以後他們就仰仗你照顧了!”越其傑完離開馬铖快步追上前麵眾人。

越其傑幾句胡言亂語讓馬铖更加摸不到頭腦,不過馬铖有一點好處,那就是不懂的就不想,反正塌了有馬士英頂著,跟老子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