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外來的和尚(2 / 2)

雖然工程還沒有完全完工,但是不管是資金還是技術都得到簾地建築部門的高度評價,如期完工和通過驗收是不成問題。

吳大哥聽到他們公司最近正在尋找其他的合適的項目,特別是對於春根他們這個隔壁的城有著很大的興趣,所以吳大哥就作為牽頭人向對方推薦了城,同時,也把保華公司推薦給了對方。

這之後,對方的業務代表到保華公司來考察了幾次,對於保華公司的技術能力和設備情況還是能夠滿意的,但是對於保華公司的曆史業績以及沒有高等級資質這件事情,對方還是比較介意的。

他們公司也要考慮合作對象在當地的影響力,項目的最終施工單位對於房產公司來也至關重要。如果選擇失誤,選擇了一家在當地沒有口碑的合作施工單位的話,那也是會影響到最終工程的驗收以及銷售。

如果不是春根公司手上的開發區管委會大樓在這個工程的話,人家派來的業務代表可能就要直接走人了,他們覺得保華和他們需要的合作夥伴之間的差距還是有一點的。

隻所以沒有完全放棄保華,主要是因為保華公司幹過管委大樓這樣的政府工程,這除了可以證明保華公司的施工能力之外,也同時證明了保華公司裏麵有人能和政府聯線。

另外,保華公司畢竟是臨市的吳市長介紹的關係,不堪僧麵看佛麵,至少要給保華公司和其它公司一樣的公平競爭的機會。

但是如果近期保華公司拿不到新的資質的話,那人家可就不管什麼麵子不麵子的了,就隻能把機會留給市裏剩餘的幾家公司了。

這家公司既然拍了代表來到江南,那肯定要詳細地調研一下江南的投資環境和建築工程公司的實力。

所以除了保華之外,他們也一同走訪了市裏其它幾家的建築公司。

這個時候春根和美娟分家的後遺症就顯現了出來,如果榮華公司一直經營至今的話,那這次對方一定是首選榮華公司合作。

即便是現在,他們幾家公司都轉了一遍之後,也認為榮華公司的平均實力是最好的。

但榮華公司的問題同樣是出在沒有當家項目上,銀行大樓屬於老的榮華時期的事情了,加上現在那種高度的樓房已經不算是個事了,所以銀行大樓的影響力也沒有剛竣工時那麼轟動了。

除此之外,榮華公司的其它項目也同樣沒有完工,還處於建造或者收尾的階段,而顧老大引以為傲的客運中心更還是圖紙一張。

所以對方一圈看下來,也沒覺得那家公司特別突出。

按照規模來,榮華公司是最大的,不光有自己的獨立辦公樓,而且人員配比是最合理的。

保華公司成立時間雖短,但畢竟春根和郭海平都是以前榮華公司的主要股東,所以保華公司還是能看到很多榮華公司的影子。

而且能夠看出,春根在當地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人物,能有這樣一個合作夥伴的話,對於這家公司在江南的業務開展方麵能夠得到很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