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工人抱著她往醫院送時,昏迷的小悅卻一直不肯放開她的布包,死命抓著,力量大的驚人。
潛意識裏,也許她還記得包裏有她的救命糧食,那大半袋的綠毛月餅。也許更有可能的是她記得包裏有隻奶瓶,那是她的希望。
小悅有了新的姓氏,名叫黨小悅。
她養好身體後,在孤兒院裏待了三天。在這三天裏,她又偷偷跑出去了一次。這一次,她僅僅離開半天,就灰溜溜地回來了。
孤兒院裏過得再不好,再不自由,吃飯睡覺解決人的基本溫飽還是沒有問題的。經曆過獨自出門在外的難處,小悅無師自通了“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的生活哲學。
她渴望回到農村父母的懷抱,但更害怕流浪。就算院長阿姨會打人,會克扣她們的夥食,她也不怕。因為她知道她不是一個人,就算輪一圈也要幾個月。民不患貧,患不均。她打定主意,在她年紀尚弱之時,她就要死皮賴臉地孤兒院待下去。
而第四天,她卻被院方死皮賴臉地趕走了。
當表姨在站成一排的孤兒麵前巡視時,她一眼就相中了向她微笑的小悅。小悅見表姨望向她,還很優雅地擺出個紳士邀請美女跳舞的起手式,盡管這場合有些不倫不類。
黨小悅隻在孤兒院裏待了三天,但之前卻輾轉六七戶人家,察顏觀色已是基本功,溜須拍馬也不在話下。
就衝著這一點,她就要比別的孩子討人喜歡的多。更何況和別的和孩子比起來,她就算被打得青頭紫臉,畢竟全須全尾健康周全,也聰明伶俐地多。
而這三天的時間裏,黨小悅早取得了全院一致的好評。她會在保姆阿姨還在睡覺的時候,就早早地爬起來,拖著比自己兩個都要長的掃把打掃走廊;她會在院長奶奶進門巡視的時候,乖巧地端上自己的茶杯。於是,院長也很樂意讓表姨將這個孩子領走。
黨小悅如此賣力地表現,隻是想給孤兒院增添點光彩,以此表答院方的收養之情,沒想到卻讓表姨相中了她。
她嚇壞了,一個勁地往院長奶奶身後躲去。
黨小悅畢竟才四歲,再多的人生閱曆也抵擋不了年齡的幼小。她剛脫離上戶收養人家的賊窩,哪能再投入新的狼穴?她知道在孤兒院,永遠不會太好,但也永遠不至於太差。
而如果被收養,碰上菩薩人家還好,若是碰上虎狼之家呢?黨小悅緊緊抱著院長奶奶的雙腿。
黨小悅越是這樣,院長奶奶越覺得有責任讓她過上正常的生活,不耽誤她的幸福。最後在院奶奶的再三保證下,若是過得不開心,仍是可以回孤獨院。小悅才不情不願地鬆了手。
小悅是不願意離開的,她不知道院長奶奶的話是真是假。她又不敢讓院長奶奶生氣,萬一走投無路時,她真地可以回來呢?
小悅就這樣跟著表姨,帶著被趕出的委屈一路傷心地來到了我們家。麵對我們,她迅速地調整了情緒,賣力地表現,希望不要再被送走。當她眼巴巴地看到我們不願意收留她時,再也不忍受不了委屈,跪在那嚎啕地大哭了起來。
聽了表姨帶著哽咽的描述,我的淚水像春日雪山的融化,一股股地漸漸變粗變大,卻無聲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