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和大昌聽了覺得似乎有些道理,但道理在哪,他們又實在想不出。
人的天性都是好為人師,不是有句話說,對人最好的恭維就是模仿嗎?雖說話不一定對,但也不能說全無道理。
於是這個晚上,務工人員像過江之鯽一樣,成群接隊的來教小悅他們認字。
菜早就賣完了,但是他們仍不走,仍在挖空心思地想還有什麼生字遺漏了,沒有教給他們。
小悅的記帳本已有一半都記著生字。
對孩子來說,上學很大程度上隻是個義務,他們都希望自己有個無憂無慮的童年。
事實上,他們都反感老師借著春蠶吐絲的名義,對他們進行無休無止的訓導,背後卻在算計著生學率所帶來的高額回報。
他們都討厭父母打著為了將來的旗號,在同事之間沒完沒了的互相攀比,內心裏卻等著對方滿足自己虛榮的驚奇。
一旦孩子長大,當他們麵對生存而不得不背景離鄉之時,他們才能體會到老師在關心工資的同時,也為了他們的成長在嘔心瀝血;父母的麵子在得到光輝的時刻,也為了他們今後的幸福指引了方向。
長大了,後悔了,內疚了。而正因為有了這後悔,有了這內疚,師長們的付出才顯得別樣絢爛美麗;正因為有了這後悔,有了這內疚,他們才能更好地奮起。
今天,他們在教著小悅們生字的同時,其實是在對自己過去不努力不奮起的懺悔,也是對自己以後能夠更好地奮鬥拚搏,吹響了衝鋒的號角。
他們非但不走,甚至越來越多。他們非但花錢不買菜,甚至想出點錢在黑板上,隻為寫剛剛想起的生字,惟恐被別人搶先。
小悅激動連連又有些傷心不已。學習和許多美好的事物一樣,當你擁有的時候,從不珍惜,而一旦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我為什麼不曾擁有過呢?
這一晚小悅他們賺個缽滿盆盈,而別的攤位則悻悻地推著大半車菜回去了。
第二天小悅再如法炮製時,卻是鮮有人問津,而邊上的攤位生意要好一些了。也許務工的人員也意識到了昨晚他們太衝動,童年失誤過,可以激進,但是它已是過去;成年正在向前,他們要抓住,但是不能狂熱。
小悅又想寫些詩歌什麼的,無奈都是換湯不換藥。這一晚,小悅剩了一半的菜,除了小航還不大曉得厲害關係外,他們都一籌莫展。
第二天早上,小悅去找大昌和水生商量以後行動計劃時,看見水生在抱著大昌哭。
小悅問怎麼了。
大昌淚痕猶在,他抽咽著對小悅說,今天是水生的生日,以前都是奶奶給他做一碗麵過生日。
後來奶奶去世後,他就開始流浪,再也沒有人記得他的生日,今天又是他的生日,他想奶奶了。我,我也想我的媽媽了。
一席話說得小悅也淚水漣漣。生日,多麼溫馨又多麼遙遠的字眼啊。
https://www.biqiuge8.com/book/60939/497231385.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