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籬笆牆(1 / 2)

開文和夥伴們忙跑到界碑前,鄭尚還在四下扭動。他的嘴巴大張著繼續“啊啊”連聲。眼睛則拚命地閉著,淚水一片。鼻涕也早過了楚河漢界,流到了天邊下巴。而那些草繩盡管鬆散了許多,但仍忠實地履行自己的義務。

那個晚上,鄭尚的爺爺鄭題,為可憐的鄭尚,又是請巫婆,又是請神漢地,忙了半宿。下半夜時在,一位老教師的強烈建議下,家人才將他匆匆地送進了醫院。

好在沒有大礙,沒幾日,鄭尚又神靈活現地出現在他們的麵前,並告訴他們火車的輪子兩邊有凸起,可以扒住鐵軌。

玩伴們,一般每人隻飽嚐了各自父親的鐵砂掌,惟有與鄭尚一祖同宗的鄭世桂,不僅享受到了父親的南拳,還領略了父親的北腿,或者還有什麼別的武林秘芨。

總之,直到鄭尚都重出江湖半個月了,年齡最小的鄭世桂還賴在床上戀戀不舍。

想到此,李開文笑了。

他已經好久沒有見到同年參軍的鄭尚了,最後一次看見他,還是自己第一回探親時,遇到同樣探親的鄭尚。

當李開文提起這件事時,鄭尚沒有感覺丟臉,笑得比他還要大聲,然後還講了一個笑話給他聽。

兩個醉漢扶著鐵軌往前走。一個說,這梯子怎麼這麼長。另一個附和著,長也就罷了,扶手還這麼矮。

鄭尚是個孤兒,爺爺鄭題並不是他的親生爺爺,但說起來關係也不遠,是他親爺爺的弟弟。

鄭尚的爺爺奶奶在他還沒出生時就已去世。鄭尚的父親犧牲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鄭尚的母親則因思念丈夫過度,在丈夫死後沒多久也撒手人寰。

孤獨無靠的鄭尚就跟著二爺爺鄭題老公倆生活。

鄭題夫婦膝下一直無子,不知是誰的原因,也就把鄭尚當親孫子看待。

前幾年鄭題老伴去世,鄭尚要接爺爺去城裏享福,以表孝心。鄭題卻說還是農村住著舒適,死活不去。

“嗚……”李開文的回憶被打斷,他扭過頭,東麵一列火車正迎麵忽嘯而來,車大燈照得前方通明。

在燈光刺眼的照耀下,李開文看見一個背著挎包的人,在鐵道旁的小路上,站地紋絲不動,隱隱有點像鄭朝宗的身形。

火車“忽哧、忽哧”,噴著黑煙急馳而過。

李開文閉眼屏氣,緩緩心神,等到他再睜開眼睛時,小道上已空無一人。

大俠?絕世高人?

第二天,李開文就知道他想多了。

天大亮,麻雀吱吱喳喳,李開文端著茶缸,拿著牙刷,躬身在籬笆牆旁洗涮。

籬笆由樹枝、竹杆、蘆葦搭接而成,下麵沒有像別的人家,用土石壘成膝蓋高的矮實牆支撐,而是直接交錯地插埋在泥土裏。

那些樹枝、竹杆、蘆葦,由地接氣很是見縫插針地繁衍起了生命,一枝枝、一杆杆地枝繁葉茂。

鄉間田野隨處可見的牽牛花,緊密地攀附在籬笆上,在圓葉滿綠地陪襯下,放肆地開出一朵朵粉色、藍色的喇叭形花朵。

在籬笆牆的另一麵,鄭世桂的妹妹鄭世鳳,趁著上學前的空隙,幫媽媽分擔點活,背著還在熟睡中的妹妹鄭世祥,前後走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