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太爺爺馬雄(1 / 2)

以後幾次,大家就越來越像生意場上的人。裝運貨物之間還談談天說說地,彼此勾肩搭背的。錢貨兩清後,還要手拉著手,以示意猶未盡樣。

回來後,李開文把那些意料之中的磚塊、鵝卵石什麼的悉數堆放在一起。

最後一次,大家已是相見恨晚。錢貨兩清後,李開文夾著一道販指揮卡車馬不停蹄地趕回了打穀場。

呂朝傑指著那一堆小山樣的建築材料還沒說啥,一道販就已是冷汗直下。他顫抖著手給李開文呂朝傑點煙賠罪,又把最後一次的貨錢全退了回來。

小賺幾筆後,李開文在村裏的名聲如日中天,隔三岔五的就有人向他請教賺錢秘決。

李開文沒有得意忘形,他盡可能多地根據對方的實際情況,再結合自己投機倒把一年多的經驗,提出些切實可行的計劃或意見。

這天王喜進了李開文的新房。

新房不像別人的全土牆,全草頂。李開文先讓人在底下徹上半米寬的石基,再在石基上壘上一米多高四十公分厚的石牆,石牆之上才是傳統蓋房用的土坯、土筋。

土坯是李開文借了木榔頭,叫上開武、開富、開貴三兄弟,帶上十幾個半大小夥子一起夯築的。

山牆上四四方方的土筋,則是李上前帶上幾個老夥計,用木模一塊塊搗曬出來的。屋頂鋪上當年新出的稻草,又別出心裁地在屋簷邊上加兩層紅瓦,既顯得洋氣又顯得闊氣。

房子長九米,寬四米。其實一般人家的房子都是寬三米的,以前地主家的房子才四米寬,俗稱一丈三。

新房鶴立雞群不久,村委就招集群眾義務勞動,修建了一條筆直的南北路。趙本除了佩服李開文有先見之明外,並沒有表現出有什麼後悔的意思。

一村之主,自家親叔的房子,也不挨邊不靠路的,被數十家民房團團圍在中間,非但不覺閉塞,反而有天下舍我其誰的霸主姿態。

李開文的新房看似占了路邊,其實並沒有把守要道。大家請示彙報還是要穿巷走灣的找家裏叔叔。

走的人多了,再小的路都是通天大道。走的人少了,再大的路都難掩寂寞淒涼。

“開文哥”王喜恭敬地叫道“幫我給馬仕大爺說個情,讓我學磨眼鏡吧?”

別人都是來求開文指點迷津,隻有王喜自作主張地來讓開文說個人情。

李開文不禁抬頭看了看王喜。他明白,若不是因為以前酒壺的事情,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家夥,早自個就屁顛屁顛跑去了,哪用得著來找他。

幾年前,馬仕無意中得到一隻酒壺。酒壺很神奇,也可以說很邪乎,壺中的酒永遠也喝不完。沒了就生,倒了就有。

李開文複員後也見過那隻酒壺,錫頭鐵腦灰不拉嘰的,和自己父親所用的酒壺並無二致。

李開文問父親酒壺到底是怎麼回事。李上前頗為惋惜地說,都怪王喜那個小王八蛋。

農村人有了好處都不會獨樂樂。馬仕無意中得了寶貝,就讓老婆炒了幾下小菜,招集妹婿兄弟們來家小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