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逃命(1 / 2)

“開文”老太太笑眯眯地叫著大孫子“和你大、你媽說再見,咱走親戚去。”

“好咧。俺大,俺媽,我走了啊。”李開文高興地應了一聲,攙扶著小腳的奶奶就要往北走去。

“媽,包袱。”李上前把背在身上的包袱,解了下來遞給李劉氏。

李劉氏一接手,就狐疑地看向兒子。

“一些吃的,帶上。”李上前解釋道。

老太太直直地擺手“家裏人要緊,家裏人要緊。”她知道兒子並沒把全部糧食上交集體。

“媽,你不帶上,就別走了。”李上前半是心疼半是賭氣地說。那包袱裏是他偷藏的一大半的糧食,李上前連夜把它們烙成了煎餅。

“孩子”老太太深情地望著,眼前已為人父的兒子,眼裏的淚水再也忍不住,撲落落地滾了下來。

“媽”“媽”李上前和媳婦一起抽噎了起來。

老太太擦了把眼淚,接過包袱挎上肩,猛地轉過了身“好了,我要走了,你們回吧。”

隨著鏗鏘的告別話語,李劉氏那佝僂著的腰背,漸漸凝重堅強,仿佛充滿力量的伸展,將陰冷的天空錚錚撐起,拉出了旭日升起的冉冉。

而頭上的幾根散逸白發,跟著灰白色的衣角,在春風中颯颯作響,揚起了慈愛偉大的晨曦。

她側身看了一眼孫子,伸出手牽住他,在金黃色的希望中緩慢地走動,卻豪邁地向前。

“媽,兒子”李上前望著奶孫倆遠去的背影,癱軟在地,聲音隨著目光飄散。

小開文有了煎餅吃,一路蹦跳地快樂。他一會揀起塊石子,飛擊已不多見的麻雀,一會又走到路旁溝底,扯把甜草嘴裏嚼嚼,再往奶奶嘴裏塞上兩根。

老太太尖著小腳,一步不停地、堅定地向北方走去。她必須走快點,在煎餅吃完之前,要找到一個富庶的地方。

她明白她已是黃土蓋了大半截的風燭殘年,剩下的小半截也早已被黃土懸蓋,隨時有可能全身而沒。對她來說,生死已無所畏懼。

兒子、兒媳也老大不小,縱使和自己一起奔赴黃泉,也是路上打個伴,多個照應,沒有丁點遺憾。

但是,孫子們卻要活下去。他們才來到這個世上不久,還不知道死亡的意義,更不知曉活著的快樂。

所以,為了孫子們,即便她已近油盡燈枯,仍會撕掉臉皮,放下尊嚴,出來乞討要飯。一切都是為了孫子。

出來之後,老太太才知道她估計了這場饑荒的殘酷性、長期性,卻沒有估計到它的迅速性,以及廣泛性。

至晶村隻不過剛剛青黃不接,眾人盡管已有忍饑挨餓,但好歹還能吃糠咽菜苟活著。

而往北初始,就不時地能聽到陣陣吹打的哀樂聲,那田間的送葬隊伍更是緊密相連。

再往北,則是出殯的隊伍漸多,哀樂的聲音漸小,送葬的人數也是越來越少,越來越沉默。

死人太正常,都死不出新意;死人死太多,都輪不上吹鼓手。也許吹鼓手早已餓死了。

老太太腆著臉皮,克服羞愧的心理,向沿街各路的人們,伸出了乞討之手。但大家要不是隻給她一碗清水,要不然就指指嘴巴。那意思是自己都沒有東西吃,哪還有多餘的東西給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