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彭專家開的證書?(1 / 2)

其實,明代是沒有太守這個職位的。

太守是對郡守的尊稱,到隋朝初年,以州刺史取代太守。到明清時期,這種職稱已經徹底消失了,專稱為知府。

所以。

古玩店馬老板說的頭頭是道,但是,缺乏一些曆史知識,就直接暴露了自己的無知。

更直接暴露了他“講故事”的真相。

讓然。

這故事肯定是他瞎編的。

古玩店老板,為了促成交易,慣用的計倆。

得到《石林消夏圖》的時候。

俞景明曾給張易,提供過一本《明書畫記》的古籍。

在《明書畫記》之中,有過《石林消夏圖》的記載,唐伯虎的《石林消夏圖》隻有明款和暗款兩幅。

而馬老板拿出來的這幅畫,畫工比之前的那幾幅,已經提升了幾個檔次。

而且。

做舊的方法,也是比較高超的。

以張易的眼力去觀察,還真看不出這幅畫的真假。

所以。

他抬手輕撫畫麵。

在紙質手感上,張易感覺到了其中差別。

這幅畫所用的宣紙,其實非常一般,一看就是小作坊出來的宣紙,遠不如劉孔昭手上那幅仕女圖所用的宣紙。

當然。

這一點,還不足以證明這幅畫就是假的。

在輕撫古畫之時。

張易的腦海之中,也傳來了一個聲音。

“請問,是否鑒定?”

“鑒定!”

張易心中暗道。

“明代唐寅明款《石林消夏圖》。”

“此圖寫石林消夏,畫的似是吳門天平山景色。近處平崗亂石,泉流淙淙流向山外,茂林板橋之上,有高士扶杖入山,不遠處一紅衣士人正回首相呼。崗後懸崖斜出,危峰入雲,泉流奔瀉。境界高曠幽絕,畫法秀潤,虛實生發。”

“隻是,從細節處,可以看出,石法之中的小斧劈皴,力道和韻味遠遠不夠,山上喬木,雖看似挺拔,卻缺乏林木泰然之姿,人物衣物線條死板,且麵無表情,呆板而失世外高人之境界,如此不到位的細節,比比皆是。這些皆體現出,作畫者,功力不足,雖想模仿唐寅畫作之風骨,但是,境界遠遠不到,所做之畫,既沒有風,更無骨。”

“唐寅之明款《石林消夏圖》曾出現過多次仿作,而此仿作,為民國時期一位不知名畫家的下乘之作。”

“且,此畫落款題詞,皆有明顯修改痕跡,使得這下乘之作仿品,徹底淪為欺世騙人之贗品,如今,已是不堪入目之物!”

這個鑒定結果,在張易的意料之中。

這的確是贗品。

而且。

還不是那種後世仿作,而是,被人做了手腳,專門用來坑人的贗品!

這就是古玩行當的亂響。

如果不懂行,眼力不夠的,搞不好一下子就被坑到傾家蕩產。

這時候。

張易看向那老板問。

“老板,你剛說,這幅畫有證書,能不能拿出來我看看?”

馬老板臉上一喜。

他見張易剛才看得那麼仔細,現在也沒說什麼,看來是過關了。

證書那些東西,都是錦上添花的,隻會讓張易更加相信這幅畫的真。

所以。

他立刻回答。

“當然可以!”

然後。

馬老板立刻把一個木匣子給抱了出來,從其中取出了五本鑒定證書。

全都是這幅畫的鑒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