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袁發出了靈魂之問,並且對瓶把剩下的啤酒吹幹,以強調語氣,但冬子總覺得,他寧願相信愛情。
如果他們的討論很是高級,把愛情這事談論到哲學的地步,有些鑽牛角尖的感覺。但還剩下什麼,卻是現實的。桌子上剩下杯盤狼藉,冬子不得不應付這油膩的東西,用熱火衝洗雖然很快,但手上的油脂,仍然很麻煩。
而袁,卻什麼都沒剩下,他跑到廁所一陣吐,好像要把胃吐出來似的。冬子給他泡了蜂蜜水,安頓他睡下,自己到了床上,一看時間,已經超過兩點。
好在白沒事,看資料也是由自己掌控,並且,有咖啡提神,不把瞌睡,恐怕是上班的最低職業要求吧?
這段時間,冬子在駕校學習的進展很快。駕校是個流水席,來來去去的人,如河流一般。但這裏是一個學習的好地方,冬子看到了各種層次的人。
在這裏,有公司的白領,還有利用假期回家期間學習的名牌大學生。還有底層的年輕人,有的想跑出租車,有的想搞貨運。人們階層混雜,但在此地,各種階層都沒用,師傅才掌控著一切。
這個駕校生意好,不僅是它能夠保證業餘時間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它跟交管部門的關係很好。一般來交管部門對新學駕駛的人,上車學習時間有控製。一般不到兩三個月時間,不考試的。但是,這個駕校,在學員學習時間上可以做假,管理部門也睜隻眼閉隻眼。
冬子終於又請了一次楊哥,以春節加班發了加班費共同慶祝為由。其實也是安慰楊哥,他剛被師傅罵了一陣。
他們師傅平時脾氣是很好的,但是過完春節後,不知道哪根筋壞了,脾氣突然暴躁起來,動不動就吼,聲音還特別大,表情也開始變得增猙獰。
冬子有一次倒車移庫時,少看了一眼後視鏡,就被他吼到:“我怎麼教的?沒學爬就學走了?”
冬子隻好抱歉地對師傅笑笑,沒有反駁。畢竟,從到大,冬子的性格,本身是柔軟的。他倒車移庫,已經很熟練了,隻需要看一次後視鏡,操控就非常有把握。當然,明就是去考場了,師傅不能得罪,萬一他不給自己報名,豈不耽誤時間。
而楊哥挨吼,隻是因為看到師傅臉色不好,自己學得也不是很熟練,誤把轉向燈,打成了雨刮器,被師傅罵了。罵的時候,話還很難聽。楊哥馬上刹車,氣衝衝地從車上下來,師傅也下車了,挑釁地問了一句:“想不想學,不想學,跟老子滾!”
都充老子了,這把楊哥惹火了。你是師傅不假,但我是交錢來學車的,按理論上,消費者是上帝,你不就是會開個車嗎?有什麼了不起?楊哥當時的心態,冬子很是理解,但為了避免擴大衝突,冬子還是上前,攔下了,準備衝上去的楊哥。
楊哥找駕校負責人投訴,別人最後的解決辦法是,給他換了一輛車,再不在那個組了。所以,安慰楊哥,成了冬子應該做的事。
“跟我充老子,我一腳都把他蹬爬!”楊哥跟著冬子來到燒烤攤時,楊哥還憤憤不平。
冬子勸解到:“楊哥,莫跟他一般見識。他從春節過後,人就變得不正常,原來態度還是很好的。估計啊,春節期間,家裏有什麼不順的事,所以才這樣的,哪個人沒得點事呢?”
“屁,我不曉得他們這幫子人?”楊哥到:“原來人家把他師傅師傅地叫,埋下去的頭,抬起來了,怎麼,現在要吃人?”
這一段話,冬子不太理解,看著冬子的眼神,楊哥作了解釋。他的父親就是司機出身,所以,他還是有發言權的。在最近的這幾十年,司機的社會地位與經濟收入,在人群中,相對而言,是一個持續的下降過程,人在走下坡路時,就會積累大量的負麵情緒。
在二三十年前,私人是沒有車的。車輛都是工廠或者單位才有的,那時的司機,可以是最標準的技術工人。他父親在他的時候,總會給他們,隔三岔五地,帶來各種好吃的水果與糖果。因為,他父親當年跟領導開車,別人送領導的東西,總有他的一份。
後來,工廠經營差了,父親下崗開出租,地位就明顯下降。當時,楊哥已經讀初中了。但最開始的驕傲還是有的,父親出車前,總是把車子內外洗幹淨,戴著白手套,很正規的樣子,當然,最開始,他的收入,還比工廠多些。
再到後來,會開車的多了,出租車麵臨各種競爭,生意也就沒以前好了。再加上,私家車開始湧現,開車這門技術,再也沒有競爭力了。不僅收入下降,工作強度被迫加大。而且,越來越被人瞧不起,很簡單,掙錢少,又累,得了一身職業病。當然他沒是哪些職業病,畢竟兩人已經開始喝酒吃肉。
經過楊哥這一,冬子有些理解這位師傅了。按他的年齡,他已經四五十歲了,應該經曆了這個下降過程的全部時光。也許在他年輕時,剛上車時,也是意氣風發的,姑娘們也追他,同事們也羨慕。但是,到了今,估計老婆也嫌棄他,掙錢太少。他們的工資,基礎大概隻有五六千一個月,如果學員學得快,他培訓合格率及學員周轉率高,那他還有一些不多的獎金。
為提高周轉率,他肯定喜歡學得快的,學得快走得快,來的人也快,就提高了周轉率。所以,從錢來考慮,他對學得慢的,心裏有氣,是自然的。
這還不是關鍵,關鍵是,長期進入人生的下降通道,很讓人難受。在今這個社會裏,大部分人都走上了人生的上升通道,就是在佛山最底層的農民工,那些臨時來找工作的。他們大多數是農民出身。工廠的勞動強度雖然大,但風吹不著,雨淋不著,也強過農村。從收入上講,農村一年幹活的收入,或許抵不到他在工廠一個月掙的呢。
也許他們的收入趕不上這位駕校師傅的水平,但從低向高的進程,讓他們很滿足,所以,他們還是有朝氣的。有希望的人生,才是快樂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