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主食之別(1 / 3)

因為分工各有不同,所以,在這初創時期,冬子稍微閑一些。白,按各自的區域,推銷員們撒入了市場的大海,彭總也到處跑協調關係。

而整個銷售公司,白就留下冬子在這裏守點。主要是有原來的經銷商來辦貨品調換手續的,結賬的,或者催貨退貨等。這種事情,一碰不了兩回,所以,冬子就顯得比較閑。

晚上回來的時候,大家都要到會議室,把白的情況彙總,彙總出來的資料及會議記錄,也是冬子的事,好在他使用電腦是很熟練的,這些事,僅個把時就可以搞定了。

他們好像是統一的,早餐與午餐都在外麵吃,晚餐,也有個別人,從外麵帶點回來。如果大家回來得早,彭總會帶領大家,在外麵集體吃點東西。

西安是中國的麵食之都。麵粉本不是中國原產的,也是西域傳來的東西,而當年傳來時,作為中國最中心的城市長安,就首先受到麵食文化的洗禮。以至於到今的整個北方,農業都是以麥為主,主食都是以麵食為主了。

雖然麵粉這種主食是單一的,但人們把它做成了各種品種,形成了龐大的麵食家族。在西安,已經快一個月了,冬子他們幾個南方人,幾乎每餐都不重樣,但還是沒有吃完西安的麵食品種。

來這裏以前,就聽人過關中有八怪,關於食品的,有兩句話:碗盆分不開,麵條像腰帶。

一是他們使用的碗大,這與當地人的食量有關。巨大的碗容量大,可以裝得更多。麵食不像米飯,吃了再盛很方便。一般的麵食有湯,如果一碗連湯帶水吃完了,再加麵,湯也得要重新加,很是麻煩。不如一次盛下全部的食量,在一碗內就解決問題。

但是,冬子還覺得,有另外的原因。一般來,麵食與米飯對人的胃口,反應是不同的。其中,最重要的區別,在於兩種食品的膨脹率不同。

人們吃飯,覺得自己飽了,那是因為胃內所占的體積已經差不多了,時間也差不多了,大腦就給你發出信號,你就覺得吃夠了。這裏有兩個關鍵詞:體積、時間。

從時間上來,吃得快的人,容易吃得比較多。因為胃內體積達到一定程度後,心髒增加胃部的血液供應,大腦對這種血液供應的變化作出反應,然後再告訴你,是否夠量。這裏有一個時間反應。有的人吃得太快,雖然體積夠了,但大腦反應的速度沒跟上,雖然吃了很多,但大腦還沒不得及發出信號,所以,你就繼續吃,最後,等大腦發出已經飽了的信號,你已經在體積上超量了。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要減肥,不要吃得太多,必須細嚼慢咽,延長時間,讓大腦有充分的分析及發出信號的時間。這樣才可以避免,已經吃超量了,大腦依然還保持在原來的饑餓狀態。

還有一個關鍵詞就是體積。從澱粉含量導致的熱量單位來,麵粉與大米,單位重量內的熱量值是差不多的。但是,大腦對胃的信號反應,是通過容積來的。而同樣重量的麵粉與米飯,因為膨脹率不同,所以在胃裏占有的體積,是不同的,這會讓大腦產生錯誤的判斷。

作為廚師的冬子,他對這些事情的知識,完全來自於父親原來在家裏的閑談。

麵粉的膨脹率是,而大米的膨脹率是5,這個區別就比較大。比如一個人,他他一頓吃三兩米,其實,他的飯量與平時習慣,也相當於同等值熱量,也就是吃三兩麵。這都是指生的、幹的。

但當它們被烹飪後,因為水分及熱量的進入,最後出來的食品,體積上就發生膨脹。為什麼麵粉要發酵,不管是做饅頭還是麵條,都要在揉水後,把它醒一下,或者像冬子母親原來的土話:“憨”一下,就是讓它盡可能的膨脹些。為什麼有這道工序,因為相比大米來,它的膨脹,太難了。

最後,吃三兩大米的人,吃進胃後,那個膨脹五倍的體積,讓你體驗到吃飽了的感覺。而吃三兩麵粉的人,如果僅僅靠傳統的饅頭,總覺得沒吃飽。

所以,對於麵食來,最好帶些湯,因為,湯雖然熱量很低,但也占體積。湯與麵一同進胃,就占了與米飯差不多的體積了,才會帶來同樣的飽感。

還有一種膨脹的辦法,就是發酵過後經過高溫的烘烤,利用裏麵裏麵氣泡膨脹的原理,讓很少的麵餅,膨脹出巨大的形狀來。但是,你要吃下它,總得要喝水或者喝湯。

既然主食離不了湯,所以碗就比較大。

所謂麵條像腰帶,就是指這裏手工的麵條,比南方那細細的掛麵,要粗得多,寬得多。

這樣做的好處當然有兩個,第一個,有嚼勁,那筋道彈力的口感,是每個人都想追求的。第二個,節約時間,用手工做麵條,如果做得太細,很費時間。估計,這種麵,也沒得什麼正式的名字,老百姓為了娛樂或者是有人故意,給它取了一個寫起來很複雜的名字,叫BIANGBIANG麵,那個字,冬子查過,字典上沒有,這是故意的。

除這這種麵條,西安的麵食,許多讓冬子叫不出來名字。但麵食既可以當主食,又可以當菜,這才是它最絕的地方。解放路餃子館,是一個很出名的店子,彭總帶領大家專門到那裏吃過一次,各色餃子輪番上桌時,讓大家目瞪口呆,這哪裏是在吃東西,完全是在欣賞工藝品。從硬幣大的餃子到巴掌大的,各種顏色與造型,生動熱鬧又不失精致品味,還沒吃,就得先讓你欣賞半,生怕破壞了那形狀上的美感。

結果一吃起來,發現味道也是各種風格的。五味配五色,還有許多文化上的講究。冬子第一次見識到,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如此豐富,僅一種食品:餃子,你一輩子也學不完。

除此之外,各色麵食,在冬子內心中,給他分了類。按烹飪手法,冬子把它們分為:湯煮的、火烤的、油炸的、鍋炒的、汽蒸的等幾大類。但要最有特點的幾種,在各位同事的推薦下,大家記住了其中的幾個特色。也許,在南方人的口中,這幾種麵食,是最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