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飲食男女(1 / 3)

當設計變成現實,心中的成就感不言而喻,彭總專門拉大夥來參觀,這些銷售人員才明白彭總要陳參加這個團隊的真正用意。

這是最直接的形象展示,也是公司品牌的固定櫥窗。在西北做生意,最要緊的是直接感,就像西安人話一樣,生硬冷倔,毫不掩飾;也像那嘶吼派的秦腔一樣,直抒胸臆,激情迸發。

而這裏的食品,也有這個特點,不玩花活,隻求本味。冬子注意到,這裏賣的帶領糕點,大多是單一食材做成的。柿餅就是柿子直接曬幹的產物,沒有加任何其它的東西。核桃瓜子,都是本味。就連羊肉湯,廚師端給你的,最多加了一點蔥和香菜,至於你需要的醋和辣椒,桌上就有,那是你自己的喜好,不是廚師的義務。

在參觀完畢後,店老板請大家集體吃了一餐,不過是回民一條街的一個著名的字號。

所謂回民一條街,是大家通俗的法,它在市中心。古代長安的中心,目前不好界定,但城牆內的西安,是以鍾樓為中心的。這個十字路口正中間的突兀存在,冷靜地望著馬路上的行人與車輛,也許過去,它的高大與威嚴,有一種君臨下的感覺。但在今,遠處的高樓林立,汽車的呼嘯而過,它倒更像一個沉默的老人,冷靜地觀察著後人們。

離它不遠的地方,就是著名的鼓樓了。過去,鍾鼓是城市管理的信號,而今,它們就剩下文物與旅遊的價值了。鼓樓背麵,就是所謂的回民一條街,這裏是西安旅遊的其名景點,尤其在晚上,人非常多。

而老板卻挑了一個最為擁擠的餐館,因為,他跟這家餐館的老板,比較熟,提前安排了桌子,顯示出他在西安的人脈。畢竟,這家店的老板,還有更大的人脈,這個人,凡是文學愛好者都聽過:賈平凹。

這個店子名叫賈三家包子,如果僅從外觀看,與周邊店鋪的風格差不多,但那招牌的字,卻是名人寫的,所以,它就占了一個名。進入堂來,牆壁上掛著一幅巨型的字,木匾做成的,這就是那位寫《廢都》的才子,專門為這個賈三家包子,寫的一篇文章。

整個文章是白話文寫人,人人都讀得懂。倒不像很多風景區,明明是現代人編的詞,非要搞文言。你寫文言文,寫得過韓愈麼?

在這裏吃飯的人,一般要等位置的,門口的塑料凳上,坐了一排人,倒也不慌不忙的,有人耍著手機,有人東張西望,估計是白爬華山累了,晚餐前需要休息調整。不管多熱鬧的位置,你都可以鬧中取靜,隻要你有一顆閑適的心。

如果隻是來吃包子,那你就看這個店子了。當然,包子的種類太多,與解放路餃子館的種類數量有得一拚,各種餡,各種做法。但最重要的是,這裏還經營大量的菜品,還有大量的吃,都很精致。

在西安,如果你隻知道那些粗獷單一食品,或者稍微複雜一點的,如肉夾饃之類的吃,那你就錯了。你如果到這兩個著名的店子吃過它的精致,你就會意識,這裏曾經是上千年的都城,曾經是世界的中心。普通人平時不講究,不意味著他們忘記了那顆講究的心。

但是,這地方也太熱鬧了,吃個飯,老板熱情地招呼大家,為了讓大家聽見他的意見,他幾乎是用吼的腔調。

“老板,你這是在吼秦腔嗎?”彭總調笑到。

“咋?我聲音大了?對不起,搞慣了的。”

此時彭總飆出一句西安本地話來:“莫麻噠!”

於是,整個桌子上這些平時拉業務人模人樣的人,也如同外麵那些遊客,聲嘶力竭,混同於江湖了。優雅不是裝出來的,環境一變,你就得適應。

今晚喝的是西鳳酒,這是一個傳中的酒類,在今市場化經營的衝擊下,它的價格起不來,銷量也不太好。但是,這個酒喝起來的風味,確實地道。

今晚喝酒的主角是彭總,當然丁哥也是段子橫飛的,重慶人如果在酒桌上起家鄉話來,那就如同長江水,連綿不絕的。冬子卻在安心吃菜,他是廚師,他分辨得出,這個菜的烹飪方法及調料構成。

冬子的背後,是兩對年輕的男女,也是出來旅遊的,他們隻是來吃些吃,但話也很熱鬧。

在本桌子上,喝酒不是主角,就不必多話。但背後這兩對男女,冬子卻聽得很明白,他扭頭看了看他們,發現,兩男坐一邊,兩女坐一邊,好像不是情侶的樣子。

年輕的男人坐在冬子身後,兩位女生在對麵安靜地吃飯,很美好的樣子。男生們為一件事開始爭論,冬子覺得很有意思。

如果沒有女生,男生們的爭論會就事論事,或者,最理性的爭論,是為了辨別是非。而有了女生,男生們爭論的目的就變了,變成了戰鬥,變成了輸贏。

冬子按他們相對自己的方位,把兩個男生分為左右之不同,而那邊的兩位女生,吃東西,看他們爭,倒並不擺明立場。也許,此時最冷靜的,就是她們。

“你,要是白酒的話,李白怎麼可能喝一鬥,還要寫詩,古代一鬥是多少斤,你知道嗎?”這是左邊哥的質問。

估計,他們剛才為了展示自己的才情,有人吟詠過李白的詩歌,就像孔雀,在異性麵前,展示那美麗的羽毛。

“人家酒量大是出了名的,咋啦?要是普通酒量,為什麼把他叫飲中八仙呢?出了名的酒鬼,喝多少我不知道,但今,聽也有人,能夠喝五瓶二鍋頭的。況且,這首詩也誇張一點,文學嘛,對不對?”

聽出來了,估計右邊這夥計,給姑娘們解釋李白喝的是白酒,引起了左邊夥計的不滿。當然,在雌性麵前互相打架,是雄性的特點,尤其是哺乳動物。

“當時隻可能有黃酒,也就相當於米酒,跟今相比,度數高不了。”左邊夥計的話,還是有道理的。對麵傳來一個女生的附和:“我也覺得。”

這話就不得了了,右邊的夥計更要堅持自己的錯誤觀點。“隻有黃酒?隻有米酒?你怕沒讀過書吧?”隨後傳來一種標準的朗誦腔:“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