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都不一樣,莫給錯了。”燕子在整理給冬子表弟表妹們買的禮物時,不時提醒到。
“錯不了,他們喜歡什麼,我最清楚的。”
當然,給大人們的禮物,冬子也是各有區別。這既是元宵節團聚,也是集體給所有人拜年,當然,最重要的是,燕子上門。這種上門,在容城老規矩中,叫認親。大姨怕冬子不懂規矩,已經在電話裏講過了好多注意事項了。
最重要的禮物,就是菜了,冬子專門鹵了五隻鴨子的份量,各各包裝,用袋子裝好,每家一份。還用時間醃製了羊肉串,買了一個簡易的電烤爐,一起帶上。當然,老大師的“正和湯”也是準備了的,那是他大顯身手的武器。
到了爹爹家區,冬子開著洗得嶄新的二手車進來,已經看到,門口迎接的隊伍中,多了武漢回來的姨與姨父。這麼東西提上樓,需要幾個人努力。
“冬子,你這是把家都搬來了吧,這麼多。”舅仍然不忘開玩笑。
“是個意思是個意思,不值錢的”。
上了樓後,一家人全部在客廳集合了,各個臥室門口也擠滿了看熱鬧的人。冬子一一介紹,燕子就一一按冬子的稱呼去喊,這就叫認親。
燕子喊一聲,對方答應時,就給燕子一個紅包,冬子就遞上一份禮物。整個過程,持續了二三十分鍾,才算結束。最後是大姨:“葛老師。”燕子怯生生地喊著。
“你這稱呼得改口了。”舅在一邊起哄,燕子不好意思地聲音叫到:“大姨”,葛老師大聲答了一句:“哎,過來過來,跟爹爹家家認一下。”
燕子在爹爹家家麵前鞠躬,分別喊過了,他們分別給了大紅包,然後再挨著大姨坐在沙發上。而此時的冬子,正跟那幫子表弟表妹們分禮物,得到了許多掌聲。
“我覺得,燕子姐姐好漂亮,聲音也好聽。”姨家的姑娘才上學,一口標準的普通話稚嫩清脆。成成,作為其表哥,當即到:“你怕得,冬哥的女朋友,差了的?”
一群人哄笑起來。
燕子在一邊,跟大家話,冬子卻要擼起袖子,開始他的勞動了。他今給大家最大的禮物是幾個好菜。
排骨已經剁好了的,各種配料按分量都配好,包括藕都準備過。排骨藕湯上了鍋,加入“正和湯”,正式進入燉的一切。看著他麻利的動作,一邊參觀的大舅與姨感歎起來:“冬子跟剛子哥一樣,生的廚師。”
“真傳,絕對真傳。”
冬子搞完這些,把廚房讓給大舅與姨,他們負責其它菜的製作。而冬子要在陽台,去烤羊肉串了。
在過去,過年時,家裏孩子多,總是父親在一邊烤羊肉串,一邊烤,一邊遞給守在邊上的孩子們吃。這一幕,如此熟悉。隻不過,操作者,已經換成冬子了。這是一種儀式感,在變遷的生活曆程中,保持著巨大的穩定性。
爹爹的話不多,隻是簡單詢問了燕子家裏的情況,包括爺爺的病,父母的情況。這算是一種禮節性問候。一般認親,需要了解對方家庭情況,這是規定性儀式。其實,她家的情況,冬子早就告訴過他們了。
家家的問題更多是個人方麵的,比如燕子喜歡吃什麼,平時什麼時候睡什麼時候起,愛不愛逛街之類的家常話。
“隻要是冬哥做的,我都喜歡吃。”燕子的回答本來是老實話,但效果卻是撒狗糧秀恩愛,把大家逗笑了。
本來,第一次上門,是很尷尬的。但今,燕子卻感受到自然。這中間最主要的兩個人,老葛校長,葛老師,是她熟悉的人。老葛校長雖然威嚴,但是表情與聲音都很親切和藹。葛老師,更是在自己身邊,始終拉著自己的手,給自己以力量。
更加上,舅這個生的搞笑角色,氣氛倒輕鬆了不少。
隻有姨父,就是武漢那個當幹部的,問的問題,好像直接了些。
“你有沒有計劃,把你父母和爺爺都接到城裏來住呢?”
“冬哥倒是提過,但他們不願意,是農村空氣好些。”
“那恐怕不是主要原因,他們是怕給你們增加負擔。但是,你要做工作,勸他們過來。畢竟,你爺爺的病,進了城,才好辦。”
這話被廚房的姨聽到了,突然衝過來,對她丈夫吼到:“今啥日子?隻準高興的,聽到沒?”
“好好好。”姨父官當得大,但在這家庭裏,隻能算最的長輩了。
冬子那邊的羊肉串,除了給表弟表妹們吃,已經有富裕了,大舅媽用一個托盤,端了一些過來,遞給兩位老人。而家家看到這羊肉串時,忍不住眼眶濕潤起來。
“好多年沒聞到這個味道了,上一次,還是剛子和蘆花在的時候。”
她這一傷感,馬上把氣氛降到了冰點。爹爹出來挽回局麵:“你們都嚐嚐,冬子這味道搞得不錯,老陳燒烤,又回來了,是不是?”
大家紛紛稱讚,這才把情緒重新高漲起來。
按原來父親在的規矩,冬子知道,整個烤羊肉串的過程,必須貫穿整個等待午飯的時間裏,到了午飯上桌時,再烤出一盤子,上了桌,才算完。
但今,他還要處理那個湯。幸好,大表弟,也就是成成,一直蹲在冬子邊看熱鬧,他自己也想試試,冬子就把位置讓給他,教他來操作。學了幾遍,大體上差不多了。冬子就讓他來進行,自己進廚房,看看肉燉得如何了。
進了廚房,發現大姨父與姨父,都在邊上理菜洗菜打下手,而操作者舅與姨,忙得不可開交。客廳裏話的,除了爹爹,全是女將。
這一家人到齊,得有二十多個人,得開兩桌,一般情況下,大桌子是大人們坐的,沙發邊上的長茶幾,屬於桌子,孩子們坐。以前,冬子就是坐在這邊上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