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用法細分(1 / 3)

“冬哥,我倒不是想學那麼複雜的東西,我隻是想知道,如果單個香料,最簡單的用法就可以了。如果這東西掌握些,以後在家下廚,不是也有意思?”

向的追求很樸素,但是現實卻很尷尬。冬子笑到:“你以為的簡單,其實不簡單,要了解這些香料的單獨用法,其實也可以寫一本書了。”

“你簡單講講,我記一下,能用多少就是多少。”

而一邊的熊,卻更為直接,他打開了手機的錄音功能,光憑錄音,就省下了許多筆力。向卻在用紙記錄中,對某些調料的名字,都要細問。

冬子介紹了大約二十九種常見調料的個性用法,當然都是指對日常菜肴而言的。

八角,又名大茴香、木茴香、大料,屬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單用或與它藥合用均美。主要用於燒、鹵、燉、煨等動物性原料。有時也用於素菜。如燉蘿卜、鹵豆幹等。

八角是五香粉中的主要調料。也是鹵水中的最主要的香料。屬性:性溫。功用:治腹痛,平嘔吐,理胃宜中,療疝瘕,祛寒濕,疏肝暖胃。

茴香(即茴香子),又名茴香,草茴香。屬香草類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單用或與它藥合用均可。茴香的嫩葉可做餃子餡,但很少用於調味。茴香子主要用於鹵、煮的禽畜菜肴或豆類、花生、豆製品等。味道、屬性、功用與八角基本相同。

桂皮,又名肉桂,即桂樹之皮。屬香木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一般都是與它藥合用,很少單用。主要用於鹵、燒、煮、煨的禽畜野獸等菜肴。是鹵水中的主要調料。屬性:性大熱,燥火。功用:益肝,通經,行血,祛寒,除濕。

桂枝,即桂樹之細枝,味道、用途、屬性、功用與桂皮相同,隻不過不及桂皮味濃。

香葉,即桂樹之葉。味道、用途、屬性、功用與桂皮相同,但味道較淡。

砂薑,又名山奈、山辣。屬香草類草本植物。本食香料。味道辛、香。生吃熟食均可。單用或與其它藥合用均佳。主要用燒、鹵、煨、烤等動物性菜肴。常加工成粉末用之,在粵菜中使用較多。屬性:性溫。功用:入脾胃,開鬱結,辟惡氣,治胃寒疼痛等症。

當歸,屬香草類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甘、苦、香。主要用於燉、煮家畜或野獸類菜肴。因其味極濃,故用量甚微,否則,反敗菜肴。屬性:性溫。功用:補血活血,調氣解表,治婦女月經不調、白帶、痛經、貧血等症。為婦科良藥。

荊芥:屬香草類草本植物,本食香料。味道辛、香,用途不廣,有時用於燒、煮肉類,主要作菜用。屬性:性溫。功用:入肺肝,疏風邪,清頭目。

紫蘇,屬香草類草本植物,本味兩用。味道辛、香。用途不廣。但用於炒田螺,味道極妙、有時用於煮牛羊肉等。屬性:性溫。功用:解表散寒,理氣和中,消痰定喘,行經活絡。可治風寒感冒,發熱惡寒,咳嗽氣喘,惡心嘔吐,食魚蟹中毒等症,梗能順氣安胎。

薄荷,屬香草類草本植物。味本兩用。味道辛、香。用途不大,主要用於調製飲料和糖水,有時也用於甜肴。屬性:性溫。功用:清頭目,宣風寒,利咽喉,潤心肺,辟口臭。

黃梔子,又名山梔子,屬木本植物,味食香料,也是然色素,色橙紅或橙黃。味道微苦、淡香。用途不大,有時用於禽類或米製品的調味,一般以調色為主。屬性:性寒。功用:清熱瀉火,可清心肺之熱,主治熱病心煩,目赤、黃疸、吐血、衄血、熱毒、瘡瘍等症。

此時,冬子強調到:“西方人最喜歡然色素,如果要用黃色,最高檔的,就是黃梔子提煉出來的。如果要用紅色,就是藏紅花或者疆紅花提煉出來的,可貴了。”

兩人此時,已經完全像一個學生,靜聽冬哥授課了。

白芷,屬香草類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一般都是與它藥合用。主要用於鹵、燒、煨的禽畜野味菜肴。屬性:性溫。功用:祛寒除濕,消腫排膿,清頭目。

白豆蔻,屬香草類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與它藥合用。常用於燒、鹵、煨等禽畜菜肴。屬性:性熱、燥火。功用:入肺,宣邪破滯,和胃止嘔。

草豆蔻,屬香草類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微甘。與它藥合用,主要用於鹵、煮、燒、燜、煨的禽畜野味等菜肴。屬性:性熱。功用:味性較白豆蔻猛,暖胃溫中,療心腹寒痛,宣胸利膈,治嘔吐,燥濕強脾,能解鬱痰內毒。

肉豆蔻,屬香草類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苦。與它藥合之,用於鹵煮禽畜菜肴。屬性:性溫。功用:溫中散逆,入胃除邪,下氣行痰,厚腸止瀉。

草果,屬香草類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與它藥合用,用於燒、鹵、煮、煨等葷菜。屬性:性熱燥火。功用:破瘴癘之氣,發脾胃之寒,截瘧除痰。

薑黃,屬香草類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苦。它是色味兩用的香料,既是香料,又是然色素。一般以調色為主,與它藥合用,用於牛羊類菜肴,有時也用於雞鴨魚蝦類菜肴。它還是咖喱粉、沙嗲醬中的主要用料。屬性:性溫。功用:破氣行瘀,祛風除寒,消腫止痛。

“那些不是外國人吃的?”熊問到。

“外國人愛吃,中國人也吃,當然,印度人愛吃咖喱,這都出了名了。”冬子完,大家笑了起來。他們也曾到廣東打過工,對這些食品估計多少也有些了解。

砂仁,屬香草類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與它藥合用,主要用於燒、鹵、煨、煮等葷菜或豆製品。屬性:性溫。功用:逐寒快氣,止嘔吐,治胃痛,消滯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