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鈞製作了陶鼓又改造了草靶,這時村民們也製作出了五麵竹盾。
加上秦鈞製作的那一個,總共六個盾牌已經足夠了。
秦鈞把一個陶鼓留著備用,帶著另一個來到他們製作盾牌的地方,鼓槌敲打發出一陣嘭嘭嘭的聲音。
所有原始人都被吸引了目光,感覺那個能發出聲音的“皮罐子”非常神奇。
看他們的目光,可能又要用“神”去解釋一切了!
已經打定主意當神棍的秦鈞,保持著高深莫測地姿態敲出一陣密集的鼓聲:“嘭嘭嘭嘭嘭嘭嘭……”
原始人沒有經過音樂的洗禮,很容易就受到鼓聲的影響而變得緊張,紛紛放下手裏的活向秦鈞聚集過來。
“跟著均!”秦鈞大聲道。
然後他目視著村民,眾人反應過來跟著:“跟著均!”
聲音稀稀拉拉、有氣無力,秦鈞不滿地再次大喊:“跟著均!”
“跟著均!”村民繼續回應,這回總算有了點樣子。
秦鈞帶著他們先練口號,把“跟著均”三個字喊了一遍又一遍,就像洗腦魔咒一樣刻入腦海裏,然後才開始挑人。
村子共有二十五個成年男人,除去老弱能參戰的也就二十人。
冷兵器戰爭最重陣型,秦鈞讓他們組成簡單的方陣,六個“盾兵”列在前方,後麵配置六個“長槍兵”和六個“弓箭兵”,另外再加秦鈞一個指揮官和一個鼓手。盾兵每人另外配一把燧石刀,勉強也可以算是“刀盾兵”!
這樣一個陣列,現代的學生都能輕鬆做到。
然而,秦鈞開始操練的時候,卻發現這群村民蠢笨得令人頭大。
光是一個“記好自己的位置不要亂跑”的要求,這群原始人就非常難以理解,被秦鈞拿著木條抽了不知多少次,腦子裏才漸漸有了“位置”的概念。
其實從基因的層麵來,原始人和現代人已經沒有區別了。
營養方麵雖然有差距,但也不是造成他們表現蠢笨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他們的社會環境過於單調,大腦在成長過程中缺乏學習知識、解決問題、複雜交流的訓練,跟後世的人類完全沒法比。
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原始人的語言。
不因果邏輯之類的抽象概念,就是“你”、“我”、“他”這些人稱代詞,現在原始人的語言裏都是沒有的。他們相互之間都是稱呼名字,或者用“那個人”、“有刀疤的人”、“大頭的人”來表述。
當然這不代表原始人是弱智,隨著世界變得複雜,他們將會飛快地成長。
如果未來戰爭變成一種日常活動,那麼隻需要一代人的時間,那些從接觸戰爭的原始人就會迅速掌握關於戰爭的概念、知識和技能。
當然在此之前,秦鈞還是得麵對一群沙雕!
他一直折騰到了下午,這群原始人才有了一點陣型的模樣。
“前!”秦鈞大聲喊叫。
旁邊的鼓手立刻拿著鼓槌,用力敲打掛在身上的陶鼓:“嘭嘭嘭嘭……”
前麵十八個人聽著鼓聲,腳步淩亂、陣型亂糟糟地向前走,來到了空地上的幾個人形草靶十幾米外。
“停!”秦鈞再次大喊。
鼓手停止敲鼓,所有人停下腳步。
“射!”
伴隨著秦鈞的口令,六個“弓箭兵”通過盾牌的空隙,各自向前方的人形草靶發了一箭。
作為部落的獵人,弓箭還是蠻靠譜的。
六支箭有五支命中了草靶,其中有兩支射中了腦袋上的大樹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