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那些姑娘在那兒探討那些才子們誰更出眾之時,文學院內的考試到了尾聲。眼看著考試結束的才子們都即將出現在文學院門口,場麵就異常火爆。
寧府文學院由建成之初到現在也就兩三百年的曆史,各朝各代都沒有拆了重建,而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修繕。如今人群濟濟,這麼多人圍在門口,高聲喧鬧,這聲浪震得文學院梁上的瓦片也是嘎嘎作響。
對於如此危險之舉,文學院外的防衛自然是不能坐視不管的,開始動用武力來驅逐鬧事百姓。
追星不要盲目要有度,不然這是傷人害己的舉動。
這下可就民怨沸騰了,且不說別的,那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各個都有怨氣,她的本意也是希望百姓對才子的熱度來選擇他們該就職於何處,於國於民都是有利,現在需要考慮一個問題:假如這些才子在哪裏就職,哪裏就有這麼些花癡包圍,那豈不是選才不成成了選星。
身為寧府的官吏不可隻有虛名在外,而無實才。
“你去把防衛統領喊過來。”她讓跟在她身邊的兩個親衛中的一個。
“是。”那個親衛領命而去。
待防衛統領來到她麵前,她附耳朝他說了幾句,他便讓驅逐百姓的兵士放鬆警戒,之後走進文學院去了。
這次她要實地考察一下這些才子的應變能力引導百姓認知的能力。是才是虛總是見了真章才知道,一百三十六個,她不信天下人才靠得隻是幾句詩文名行她寧府天下。
她退到隱蔽之處,防止有人認出她來,在場上走個秀。
文學院封閉起來的考試場一開放,一百三十六個青衿飄飄的俊俏才子飄飄然而出,惹得全場一片嘩然。
“邵勤璘...”
“安祈澤...”
“成漢起...”
“趙士林...”
“白相赫...”
“柯牧伐...”
“蕭擇義...”
“顧顯策...”
...
她隱約聽清了呼聲最高的幾個,其他聲音小的都被埋沒在裏頭。才子們衣著清一色,這些仰慕他們的人竟然能一眼就認出他們,還把手中拿著的小吃點心以及自己繡的荷包錢袋之類爭相投到仰慕者的身上。
隨著仰慕者越聚越多,把文學院的門口都給堵上了,防衛顯得無力支撐,最後一群人蜂擁地撲向自己的仰慕者。
這一下可把在場的一百三十六個才子都嚇得不輕,紛紛扭頭就往文學院裏跑,頓時人群裏亂作一團:“蕭擇義...”“顧顯策...”...
之後的之後就更是亂得不能再亂了,早就分不清誰是誰的仰慕者。
“諸位,身為男子要注重自己品行,身為女子要注重自身德行,你們看看身為你的仰慕者,我真替你們慚愧。浩瀚天地間為了所愛之物更應該修身養性。”這時人堆之中發出這一個大聲苛責,把在場的瘋狂者都震住。
人群慢慢地散開,才看到萬千人之中,一個清秀俊朗的青衿男子抱著一個包袱站在那裏,麵色嚴峻,引得在場的姑娘都噤聲:“邵勤璘,山有木兮木有枝,心也君兮君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