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殿試(2 / 2)

她話音剛落,便有帶頭的出列:“學生戴維先願先來談談看法。”

“請。”她下了一步台階,坐在地上。

“學生以為我寧府南據江南富庶之地,天下富饒之地,但南方多水且多丘陵,不適合培養兵士們的剛性,水則柔,北地強悍民風自是不少剛性男兒,這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之道。”戴維先聊聊幾句說出了養兵要養狼性之道。

“學生李斯諶談談看法。”再有一位自行出列。

得到她的點頭示意,李斯諶便朗朗道:“北國和南都在百年前也是一家,當年居功而成為一方霸王。學生以為王者能容下一個功高蓋主之人他日便是養虎為患。一方諸侯有了勢力,他們原先報效國家的決心就會變成個人 私 欲 。學生以為王道者就是要平衡各方力量達到平衡才可不威脅王業。”

“學生張旭進談談看法。”接連著一位出列。

她點頭示意後,張旭進便道:“不知皇上可知道今日我寧府饑荒因何而起?”

“朕知道,青黃不接,顆粒欠收。”她答得幹脆。

“那皇上又該知道我寧府舉國糧倉為何供不起一時饑荒?”張旭進又道。

“自然是國庫空虛,無多餘糧食。”她再次答幹脆。

“但皇上卻不知,餓的是百姓,窮的是國庫。飽的是私囊。我寧府下轄州府十數個,官吏成百上千人,這些年違背國法,中飽私囊的官吏多到數不清。學生曾經遊學至嶺南,見當地官吏征收稅賦高到超過收成,而進入國庫是多少,隻有中間經手人知道。學生見此無可奈何,又苦於登天無門為百姓請命。今日有幸殿試,就想請皇上為百姓的生存做主。”張旭進娓娓道來。

她感慨萬千,說到她的心頭之痛:“張才子放心,朕不會坐視不管。一定在此事上追查到底。”

“學生徐瑾斟談談看法。”再一位出列。

“隻管說來。”她想今日定能從這群才子的口中聽到底層百姓最真實的心聲。

“學生以為現如今我寧府都是昔日的世家大族支撐起了這片寧府江山,世家一向勢力大,寧府幾百個世家個個在野卻憑著自己的家業依然過著神仙般的日子,舊時的功績讓他們祖祖輩輩都吃穿不愁,不高興就幹涉政事。然而皇上還不能坐視不理會。這些大多都是很有勢力。學生以為世家的威望過高,對治國並沒有益處。”張旭先這般說道。

...

一百多個才子在她放下皇帝身段都道出自己從貧苦百姓和各處有感而來的見解讓她如同醍醐灌頂,受益良多:“你們一百三十六位才子是寧府未來的新生力量,朕一個都不會讓你們少,自會讓親衛保你們平安,今日的見解就是你們將來要做的,網你們記住今天的初心。”

“學生定不負皇上眾望。學生告退。”一場交心的殿試在此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