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一項,並沒有比,是在樂比之後,由吳教授直接宣布的結果。
主台上,吳教授高聲道:“禮之魂,存於言校爾等三日來的言行,府學的禮課教喻並諸位大人看在眼裏。方才我們統計了十位大人和府學三位教喻三日來的觀察排名,定了你們的成績。府學第一,中書院第二,南湖書院,第三。”
事後,吳教授低聲和柳擎,中書院,隻比南湖書院多一票,十分可惜。
傅振羽卻覺得慶幸,慶幸少了這一票。
二十一養成好習慣,便是那些出身貧寒的少年,從前一點兒禮都不懂。南湖書院過去養了他們二十澳習慣,差不到哪裏去。
禮的結果既出,就等於所有結果都出來了。
總成績,府學第一,中書院、北書院、南書院,南湖書院。原本四大書院的東安書院,以總成績三個第三,被南湖書院甩出。
南湖書院奪目的同時,被踢出前五的東安書院,一樣引人注目。
這樣出乎意料的好成績,不用柳擎提醒,傅振羽及時叫停了慶賀,全員師生當日就出了城,回到南湖書院,開始發獎勵,發的傅振羽肉疼。
事先,誰能想到隻練了不足一月的曲子,竟能拿個第三,等於所有人都發二兩獎銀;誰又能知道,禮竟然也是評的集體,又一個人均二兩銀子沒了!懷揣著至少四兩銀子的少年們,拿到了久違的假期,眉開眼笑地回家去了。
趙麟最幸福。
除了兩個二兩,他還額外拿了個第一,一共十四兩銀子,比他爹娘攢一年還要多。
把銀子交給母親後,少年道:“家裏的事,娘受累了。雖有兩日假,兒子不但算放鬆,爭取早日取得功名,救出爹。”
趙父因為朋友被打,前去幫忙,致人受傷。他朋友的傷,對方拿銀子賠了;趙家出不起那麼多銀子賠給趙父打的人,而他的那個“好友”,也不肯出銀子。出不起銀子的趙父,隻得入獄,已經三年了,還差七年才能正常出獄。
趙父這樣罪不至死的人,若遇到大赦,也能減免一些。
趙麟等不及了。
他下定決心,明年一定要連過縣試府試,年底過鄉試,拿到秀才功名,同傅山長借銀子,贖父親回家過年。
他這樣的決心,趙母如何不支持?因丈夫入獄而蒼老了十歲的婦人,笑著晃了晃那沉甸甸的銀子,道:“不過是幾擔柴火和炭,累不到我的。實在不行,娘拿銀子買柴火去。”
趙麟七歲的弟弟趙奇,飛快地算了起來:“一擔柴兩文,炭一車三百文。一兩銀子換錢七百五十,能買三百多擔柴和兩車炭呢!”
趙麟摸了摸弟弟的腦袋,道:“單算沒錯,隻是,你這一兩銀子,哪能買炭又買柴?”
趙奇想了想,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改口:“那我們買三百擔柴,自己燒一車炭,不就好了?”
兒子聰明伶俐,趙母十分高興。
趙麟卻覺得弟弟,很有錢夫子的氣質,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傅振羽那裏,則趁著假期,拜訪了顧夫人,一為感謝,二為借範茗之名聲,迅速為女學招生的事做準備。顧夫人疑惑道:“你不是,隻招貧寒女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