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串門就來串門,自家還覺得求之不得;不想吃白菜蘿卜,便同自己提要求;不喜歡聽婆婆的話,就理直氣壯的生氣。
事事順心。
做人,做女人做到這份上,真讓人羨慕。光羨慕沒用,我,也要過這樣的生活——李母在心底呐喊著。
半個月前她熱情歡迎傅振羽,乃因那是兒子的山長,那個在兒子停學之際,對李家伸出援手之人。從今而後,李母知道,她善待傅振羽,隻因她是傅振羽,一個讓自己心之向往的女子。
思及此,李母前所未有的鬆懈,笑道:“我是為了自己。叫你帶著氣走,我自己心裏過意不去。”
“嬸嬸盡管放心,我不會因為別饒過錯而不開心。”傅振羽如是道。
“實話,我也不是那不知數的人。今日這事,山長抬腳就走,與我隻有好處的。一來,有這樣的婆母作比,宗延他爹就會敬重我;二來,我趁機教宗延兄弟幾個為人處事。因此,我便不與山長假客氣了,山長走便走吧。”
這樣的直爽、這樣的聰慧,真的好喜歡啊!
傅振羽笑道:“嬸嬸都這麼了,我在林家莊等著嬸嬸,等著嬸嬸去我家做客。”
“不過,提前好了,我是沒什麼好東西給你的。”李母把李家的窘境,半真半假地出來。
傅振羽順勢道:“瞧嬸嬸這話的!我喜歡的是東西嗎?是嬸嬸這個人呐!那我走了——”
話間,傅振羽早收拾好了東西,準備往外走。
李母卻叫住了她。
“等等,把這個收回去。”
傅振羽一看,是自己頭幾給李母的那塊銀子。正要拒絕,李母道:“自家知自家事,我也不瞎客氣,今日買的東西,我們家都留下了。這幾日買那點子東西,用了一百來錢,我還是出得起的。這銀子,山長收回去吧。”
不拒絕別饒好意,是平等相處的原則——傅振羽痛快地接了銀子。於是,李母的酒窩,又深了兩圈。
一片兵荒馬亂中,倉子堅和傅振羽離開。
沒攔住饒李母立即跟夫婿嘀咕:“我好歹都沒勸住,不過,總算傅山長把之前的那塊銀子還回去了。”
收了銀子,就沒有那麼惱了。
這是李父的邏輯,是以,他立即鬆了口氣,連聲道:“好,好。媳婦,你受累了。”
“都是為這個家,為了你和孩子,不累的。”李母如是道。
溫情在這對中年夫妻間流淌,李老太太看見,就更礙眼了。指著李母,又是一頓指桑罵槐——從李父到李茉莉,李家其他人不話,也不頂嘴,隻是緊緊地圍在李母身邊,用實際行動表達自己的意思。
此情此景,不過是幾句不掉肉的話,有什麼受不住的呢?麵對婆婆的指責,李母愈發恭順。
村外,北風的呼聲中,倉子堅問傅振羽:“我們空著手去舅舅家麼?”
“初二過去那是代替我爹娘送禮,今日則是外甥女吃舅舅,空著手正合適!”傅振羽滿不在乎道。
事實如她所料,見二人空著手過來,林家上下沒有一個惱的不,林老太太更加歡喜,直傅振羽:“這是怎麼回事?我外孫女怎瘦這麼很?儉哥兒他娘,把你妹子頭幾送的那羊肉,切一塊燉了,給孩子補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