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駭人聽聞(2 / 2)

隻是,京城有錦衣衛這種高級細作在,很少有人話的明明白白。李子堅也不例外,所以,他:“你做過書院之主。二師弟、三師弟,還有柳老、郭老,都是你用的人。想起你是怎麼待他們的,我就特別難受。”

傅振羽聽他前麵的話,還當他醋了,再提及後麵的兩個人,方反映過來不是那回事。

總歸上一世活得太久,又是從真正的懵懂之際開始,很多東西,便是故意忘了,做起事來,骨子裏還是下意識的。她待李子堅那些人,是領導和下屬的關係,一份彼此類似簽了勞動合同,共同做事的那種,自然和別家山長待夫子不同。

但這,很要緊嘛?或者,我對他們還不夠好嗎?傅振羽不解地看著李子堅。

沉浸在怨念中的李子堅,沒有注意,徑自嘟囔:“曾經你拿著個契約,找這個簽找那個簽的,我還覺得你不尊重他們。他們幫你,又不是衝著契約來的……後來,我才發現,契約是對彼茨保護。”

耳聞那惆悵的語氣,傅振羽靈機一動,建議:“君臣之間,是不是也可以來個契約?”

李子堅白了她一眼,道:“君臣之間本來就有契約。盡管沒寫出來,卻是映入每一個讀書饒心底,君為臣綱。”

這一次,傅振羽懂了,古怪地看了李子堅一眼。

這一次,李子堅發現了。

“怎麼?”

傅振羽俯首,在他耳畔低語:“大師兄,其實,我教他們讀死書出仕,是為了先出人投地,養活自己,然後才能做我想要做的事……那些事為國為民,獨獨不會為了了解軍王下事。這個,會不會有問題?”

李子堅被她的話,嚇的站了起來。

他隻是覺得這個皇帝不稱職,對自己的臣子不好,他家媳婦不把帝王放在眼裏?

不提李子堅如何憂愁,且王閣老下獄,有像李子堅這樣為其奔走的,也有歡喜得浮一大白的。比如內閣次席的沈閣老,袁自舟的恩師,在諸位同仁的默認下,擔負起內閣之事。

為了拉攏所有人,沈閣老保證接過王閣老的棒子,肩負起立儲一事!

但此事要從長計議,要等一個時機。王閣老還在昭獄裏待著呢,眾人對這個要求沒什麼意見。

這個時機,比所有意料來得要早。

九月二十二,甘肅莊浪衛指揮史尹征,上奏了一件大喜事。在莊浪知縣袁自舟的建議下,他們在蒙人搶聖朝糧食之前,主動出擊,在草原上獵殺了萬餘蒙古軍士,收繳了許多戰利品,還抓住了漠南蒙古克拉特部的王子,上書請求獻俘!

世間大多數俗人,都喜歡聽好消息,聽喜歡那些隱晦表達“你很厲害”的讒言,同慶帝尤其喜歡。一聽到這樣的好消息,同慶帝立即下旨,讓尹正回京獻俘。

沈閣老趁機提出:“莊浪知縣袁自舟乃同慶七年探花郎,不知怎麼得罪了嚴尚書,把好好的探花郎,丟到了西北。袁探花此番也是有功的,不知嚴尚書有何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