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他不同,趙麟和傅振羽的關係不要太鐵。
見眾人完正事,趙麟迫不及待地:“夫子,咱們書院和水利書院,合計二百人,開學典禮上極其熱鬧。山長單擴了一個院子做孔廟,定下每年九月一整月都做聖人祭;還有,咱們那個時政課堂,由知府大人和錢知縣兩位幫襯,一季舉行一日的對外公開課,其他書院的人也可以來旁聽,那些旁聽的人都擠滿了會堂呢。”
這子是從南湖書院籌建之初便在的,他見證了書院的成長,自己也跟著書院一起成長。從一個什麼都不是的少年,長成而今的大夥子,成了舉子。
此番鄉試,趙麟的二十二名,比林儉的名次要好得多。
傅振羽順著趙麟的描述,又有林儉和傅山長等人補充,腦補出南湖書院如今的盛況。聽罷,她笑道:“我到底不及爹有能耐,隻能做個框架,具體的還是爹爹更擅長。”
傅山長則道:“無須妄自菲薄。我不過是你在的架子之上,參考了其他書院的模式,又得了章知府幫襯,這才細化完善了書院。”
話間,下人來報,飯得了。
這些人從前一起吃過食堂的,也沒分的太清楚,男客一桌,擺在正院的抱廈,女子一桌,擺在了正堂。敞開了門,兩處都能看到彼此。帽兒胡同的廚子是才從萬賢樓調過來的,廚藝很是有保證。
眾人吃過飯,又略得幾句,李子堅道:“我請了兩日假,爹娘並外祖母舅舅早些歇息,晚飯我們再過來。”
林老太太便是不暈船不暈車,也是一路折騰,洗漱一番後,直接睡到落日餘暉灑滿庭院,方幽幽醒來。疏散筋骨後,老太太問丫鬟:“其他人醒了嗎?”
聽見動靜,在外間一直候著的林太太掀簾而入,道:“娘可還睡得慣?”
對這個兒媳婦,林老太太是很滿意的,拉她坐下後,道:“又辛苦你了。你給我,羽他們兩口子在這的日子。”
林太太笑,指著林家人住的這個院子,道:“隻看這院子,娘還擔心什麼?”
林老太太帶著兒子、孫子住在內宅東側最大的院子,三間正房帶耳房、六間廂房,前麵還有倒坐,做書房,收拾的十分整齊。
林老太太擔心的卻不是這個,她:“不子堅怎樣,羽那丫頭最是能幹,便是到了京城也餓不到肚子。我是擔心啊,她娘和她爹都是不頂用的,李家有沒有欺負她。還有,聽大戶人家都有什麼妾通房的。羽生了兒子了,子堅有沒有對不住她的地方?”
這原本該是林氏操心的事,結果卻讓老太太做了。
林氏歎息著,卻是十分認真地:“旁的事娘都不用擔心,隻一件,兩個孩子要去汝寧立宗祠,妹夫那裏怕是要多擔待一些,我怕妹夫不敵李家人。”
著,林氏把兩個孩子滿月那日的事了。林老太太一聽,旁的不,先道:“那羽的身子現在可是大好了?”
“娘放心,最近這段日子,我看得緊,她身子恢複的很好。”
林老太太這才放下心來。
至於林太太所擔憂之事,老太太道:“你妹夫不行,你妹妹倒還能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