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未來的路(1 / 2)

還在月子裏的範茗,不懷好意地問顧詠言:“讓你拿了個第一,是因為比你厲害的沒參加武考吧?”

顧詠言竟然點了點頭。

不止範茗,便是傅振羽也都是這才知道,武考時,不僅總策略刷人,還製作了分水嶺。弓馬從策略的前十中選一甲,從前一百選二甲。功夫比顧詠言好的,卻被策略鎖在一甲之外。

是以,顧詠言這個武狀元,是綜合水平的武狀元。

連傅振羽都不得不承認,顧詠言就是考到老,怕是都考不上兩榜進士的那個狀元。不等她登門慶賀,方夫人再次派人請他過來。

方夫人拉著傅振羽就開始訴苦:“我讓他參加文考他不考,這武考考也就罷了,上戰場也是難免的。可他老子在宣府打蒙古他不去,非要自請去遼東,這是要我的命啊!”

去遼東,卻不是為了打蒙古。

大和跨洋攻打朝鮮,朝鮮王朝求助聖朝,同慶帝下旨,讓鎮守福建的靜海侯吳琅北上,與遼東總兵李鳳鳴一道,分兵援朝。顧詠言選擇了援朝,隻待靖海侯入京麵聖後,便隨他一起北上。

傅振羽靜靜地聽著,眸光微閃。

顧詠言選擇去援朝,是她的意思。她和李子堅分析了一番援朝和打蒙古兩者的優劣。看似跟著鎮遠侯更能保命,但是鎮遠侯在戰場並不是個特別護犢子的人。而,以武狀元之身跟著靖海侯,靖海侯哪好意思把新晉的武狀元給弄死?是以,論安全悉數,援朝不輸打蒙古。

其次,顧詠言是次子,可以依附於家族往上爬,但終究要靠自己的嫡次子。在鎮遠侯身邊,便是有了軍功,別人也會說那是沾了父親的光;反之,靖海侯和他素昧生平,頂多瞞、卻不會助。但有他們這些人在,顧詠言真有了軍功,那是靖海侯想瞞也沒的瞞的。

第三,便是靖海侯所在的位置,福建。

顧詠言通過援朝,能和靖海侯有了袍澤之誼,將來謀福建都司軍職之際,軍旅生涯順利是其一,軍事學院開起來也容易些。

綜上,傅振羽不僅讓顧詠言去援朝,還讓他多和靖海侯接觸,了解下這個人。若能交,則交之;不能的話,除了福建水軍不錯外,廣東都司的也可以。再次之,南直隸的太倉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裏頭,除了第一條外,傅振羽別的卻不能說。略說幾句安撫方夫人後,傅振羽提出去看看範茗。方夫人一聽,立即道:“去吧,和詠言媳婦好好說說,叫她勸詠言改改主意。”

傅振羽應了,並沒有這麼做,不僅沒這麼做,還叮囑範茗:“當娘的都沒勸住,反讓兒媳婦勸好了,那婆婆對兒媳婦能有個好臉?你可別犯傻。”

範茗抱著兒子,一臉揶揄,較從前多了三分溫和,卻依舊是那樣桀驁,隻聽她說:“你以為我是你家那位?”

傅振羽最近很是崇拜李子堅,立即反駁:“我家那位好著呢!”

範茗立即嗤之以鼻。

她娘過來的時候都說了,新任首輔趙閣老,頻繁對李子堅拋出橄欖枝,李子堅一根不接,反倒是和國子監祭酒陸時混到了一起。仔細一打聽,原來是陸時的孫女因為崇拜傅振羽,已經去了李家三次了;而傅振羽去趙家賀禮時,趙夫人盛讚了出自汝寧府的君清箬,言語間對傅振羽這位汝寧女子,很是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