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振羽見過方家人後,回來把結果告訴範茗:“方琴說了人家,不日改嫁。”
範茗不信:“假的吧?老太婆帶頭折騰了這麼久,就這麼放棄了,怎麼可能?其二,不是我小瞧方大老爺,他不可能有這樣的反應能力。”
這就是範茗,盡管心情低落,腦子依舊清醒。
傅振羽不賣官司,揭開謎底:“方大老爺那裏,自然有高人及時指點,他一定會想到這個方案的。至於老夫人……”
長歎一聲。
方老夫人所圖的,不過是每一個孩子都過得“還不錯”,所以,她隻是想讓過的好的孩子,去幫襯過的不好的。她的魔爪,沒有伸向做候夫人的長女,隻因她知道,高嫁的長女,空有候夫人名號,兜裏沒錢手中無權。因為方夫人的高嫁吃盡了苦頭,之後的方家女,基本都是低嫁。
方七娘先前的夫婿,便是尋常的小戶人家,十五歲的秀才,擁有不錯的未來,是老夫人著人精挑細選出來的。隻可惜,方七娘命不好,成親不到一年,夫婿便過世了。夫家勢弱,她又沒有孩子,她才能在夫婿過世後,帶著嫁妝大歸。
然則,“貧”家的生活,方七娘再也不想過了!
可她是寡婦,便是再嫁,不是嫁更窮的人,便是嫁死了妻子的鰥夫,要她當繼母那種。直到顧詠言來南京,讓她看到了另一條出路。
給年輕富貴的公子做妾。
這樣,既保證了性福,又保證了生衣食無憂的生活。
當方大老爺表示,方七娘若是不願意立即出嫁,他不介意少個侄女時,方七娘便知道給顧詠言做妾徹底沒了希望。
痛定思痛,方七娘轉而和老夫人哭訴,一番自責後,表示願意出嫁,隻希望老夫人給她找個讀書人家,並補一些陪嫁。方家雖富,但架不住人口眾多,這幾年出嫁的姑奶奶,公賬上隻有一千兩的嫁妝。方七娘從前的嫁妝,如今隻剩二三百之數。
命苦的孫女,受了這樣的委屈,不過要點嫁妝,老夫人沒有不同意的。也不用走公賬,拿了私房,將方七娘的嫁妝補到千兩。
方七娘卻還覺得不夠。
一番感謝後,又提醒老夫人,顧詠言可是說了要補償銀子的。
老夫人想著方七娘的確失身於顧詠言,又有劫富濟貧的心思在,老夫人便讓顧詠言拿銀子出來。
顧詠言覺得,隻要把表妹的事解決,銀子什麼的,好說。一出手,就是一千兩。
捏著一千兩銀票,方七娘又惆悵上了。
若能做顧家的妾就好了!
可惜沒有如果。
傅振羽的歎息,範茗聽得分明,問:“老夫人怎麼了?”
顧詠言出銀子的事,想瞞也瞞不住。傅振羽隻好狠狠地說:“老夫人是想自家孩子都能過的好,詠言在她的期盼中,拿了一千兩給了方七娘添妝。”
範茗眉目一冷,道:“這一宿倒是挺值錢的。”
盡管也是一樣的心思,但傅振羽哪好附和,換了個角度,道:“表妹出嫁,原本就要添妝的,隻不會添這麼多罷了。不過,這不是要緊的事。我想和你說的是,事發至今不過五日,你沒有出麵,方家就改了口。其實,這是一堂生活課堂。目的就是告訴你,解決問題的法子,並非隻有直來直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