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等著做軍事學院的院長呢!
對見禮沒什麼誠意的傅振羽,順著這話直起了腰背,對榮昌候世子道:“夫子學院的院長是周安和,他是兩榜進士。孫世子既想做院長,是不是得有點表現?”
榮昌候世子把不悅放在臉上,凶相畢露:“怎麼,你這是不願意我做這院長了?”
傅振羽沒說話呢,李子堅已道:“我夫人何時這麼說了?”
孫皓的祖父剛好是個千戶,孫太後從選秀出身,做了二皇子的妃子,生下了今上。後經種種機遇,終於在兒子登基後,讓孫家成為外戚。
而外戚封侯的孫家想翻身,最快的方式是拿軍功來換,是以,榮昌侯自妹妹被封太後,從小就習武的孫皓,立即為孫皓延請名師。他縱容兒子一切,隻對孫皓武藝非常嚴厲。因為,隻要有機會,他一定會送兒子去戰場。
有榮昌候這個嚴父在,孫皓雖然天賦普通,但武藝學的真不差,至少不比顧詠言差。而上一科武舉,顧詠言拿武狀元、援朝,混軍功,這恰是榮昌候無數次幻想中,孫皓會走的那條路。
結果,被人捷足先登。
榮昌候既眼饞,又生氣。他氣胞妹的小家子氣,就知道撈錢。撈那麼多錢,有本事守住才是!可孫太後也不是個好惹的,她也是理直氣壯:“哥哥還想更進一步?做了後族,不倒退就不錯了!哥哥管教侄兒我不管,但銀子必須要。”
這叫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反之,非要那軍功,再弄個重權在握,等這皇帝換了人,孫家還有個屁?孫太後她一生都沒什麼大誌願,偏她得到了別人夢寐以求的位置。從前是,現在是,她認為將來也是這樣。
“哥,你聽妹妹一句,好好享受當下,比什麼兒孫福都好使。”孫太後嘔心瀝血地勸著自家哥哥。
於是,榮昌候想讓太後下旨,讓孫皓歸京,便成了妄想。直到今年春上,他收到南京國子監祭酒李子堅來信——我若保孫世子武舉在列,侯爺如何感謝?
榮昌候想振興家業,腦子是一等一的。李子堅既然這麼問,就表示他這裏有李子堅需要的東西。
那麼,現在的李子堅,需要什麼呢?
仕途上,文武殊途,他肯定幫不了李子堅;至於女人,李子堅不好色這一點是肯定的,要不然也不會至今連個妾侍都沒;子嗣方麵,兩子一女,於文官之家來說,不多不少剛剛好。家業上,倉家的本領,他也略有耳聞。
細數半晌,榮昌候終於想起他能給李子堅的是什麼了。於是,他回了李子堅一封信,信中隻有兩個字。
王喜。
李子堅比他大方,回了一句話:請侯爺靜候佳音。
過去一年的往來中,李子堅先是確認了孫皓的大有可為,而後再去和榮昌候討價還價。他明白,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他就必須先拿出成績來。
文考方麵,他已經拿著未來院長的名號,硬給孫皓補大半年的知識。最近一次檢查功課,孫皓現在的文采,雖比不上顧詠言,但文考不至於落榜。接下來他的目標,便是激孫皓入京參加明年的武舉。
是以,傅振羽對孫皓這個未來院長提要求,一為軍事書院,二是順應李子堅的需求。傅振羽做事不為李子堅,李子堅都會為她出頭,何況傅振羽的要求,本就是他自己需求的。
反問過後,李子堅耿直得說:“世子雖是一品的侯爵,但那並非孫兄本身之能!”
這是赤、裸、裸的藐視,換個人孫皓能當場把說話的人,打到親娘都認不出來的模樣。可他眼前的,是他結識了一年,比他還離經叛道又有趣的李子堅。
孫皓想也不想的反駁:“怎麼就不是我自己的本事了?我會投胎,那也是本事!怎麼,你嫉妒?”
“我會嫉妒你?”李子堅麵帶不屑。
孫皓無法反駁。
因為他麵對的人,也是投胎小能手。不僅出身好,自家的本領也讓人嫉妒——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狀元之才的!
李子堅拿自己的各種“文憑”碾壓孫皓後,開始忽悠:“孫兄,回京參加明年的武舉,證明你自己的時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