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曆史的岔路(1 / 2)

在朱琦的神念掃查下,這棟三層木樓房屋內部的結構,自然也很清晰的出現在了朱琦腦海中。

一樓分成了主廳和左、右的廂房,主廳就放了簡單的四方桌、凳子和祭祖台櫃什麼的,左廂房已經改成了廚房,右廂房似乎是雜物室。

二樓是主人家的臥室、書房所在,三樓似乎是主人家女兒的閨閣和一處可以晾曬的屋頂陽台。

各處房間內的家具擺設頗為簡單,看似一目了然,卻還是給人一種精致感覺,顯然原本的主人家還是對自己這個家有過用心的設計安排。

和朱琦猜想的沒錯,這木樓原本的主人家果然是書香文人類型,二樓的書房幾乎占了樓層一半空間,內中更是存放了不少書籍,或許主人家也把大量的錢財都用在了購書、藏書上。

當然了,住在這明顯屬於中下階層居民區的書香文人,也隻能算是窮酸一流了,再加上主人家愛書好書的性子,家裏應該不會有多少錢財餘留。

所以這棟樓房雖然也被倭寇軍隊搜查洗劫過,可原本就簡約的家具擺設,即便被翻箱倒櫃了,各處房間也不是太亂,隻要稍加整理就可以入住了。

唯一就是書房中,原本藏書的架子被推翻了不少,主人家寶貝的書籍隨著書架散落在地上,還被搜查的倭寇毫不在意的胡亂踩踏,顯得有些雜亂,。

可朱琦對於這棟木樓所在的院舍環境還是很滿意的,便決定在這裏臨時安頓下來。

最終朱琦選了三樓原主人女兒的閨閣,作為自己臨時休息之所,畢竟女孩子閨房的床被不像男人般髒亂,明顯是勤洗勤換的,自然要幹淨許多。

同時女孩子住的房間,即便已經空置了幾時間,依舊可以嗅到幾分淡淡的清香,讓之前在街巷裏聞了太多屍臭和血腥味的朱琦,頓有幾分舒心之感。

所以相對於二樓原本主人家的主臥房,朱琦更喜歡這三樓女孩兒閨閣的味道。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位於三樓的閨房,也是周圍建築中相對的製高點了,可以讓朱琦在第一時間察覺四周的動靜,發現周邊區域可能出現的異變,及時作出應對。

另外選擇這棟木樓作為臨時棲身點,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那二樓書房裏的藏書了。

朱琦非常清楚,想要了解一方世界的情報,最方便的途徑自然是看書了,所以在三樓收拾了房間床鋪後,朱琦便又來到了二樓的書房。

這邊的書籍原本也是分門別類的放置在書架上的,可惜現在都在地上混在了一起。

朱琦在書房裏找到了蠟燭和燭台,便點了蠟燭,在地上這些散落的藏書中翻尋了起來,想從中找一些曆史類的書籍,找出這方世界和他原本所在世界的差異所在。

從現在朱琦懷疑的想法來,這方世界的曆史岔路應該就是在明朝的什麼階段吧,否則這方世界也不會繼續延續著大明的國號。

借著燭光閃爍的光影,朱琦很快就在這書房的地上找到了《華夏簡史》、《明史》、《華夏近代簡史》、《聊齋雜談》等等幾本繁體簡裝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