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曆史的慣性(2 / 2)

物產豐富的華夏神州,為大明人提供了充沛的物資,足以讓大明人在各方麵都能自給自足了。

所以當世界曆史步入大航海時代,在西方列強通過大航海開疆拓土的時候,大明帝國依舊在華夏神州閉關鎖國,妄自尊大。

結果曆史發展到了近現代,西方列強開著戰艦便氣勢洶洶的來到華夏神州,意圖在神州大地進行殖民統治,掠奪神州大地的物產錢財。

而大明人這才發現自己已經落後世界太多了,哪怕是曾經附庸的彈丸島國之倭寇,也隨著西方化的發展,露出了凶殘的犬牙,開始反噬曾經的宗主大明帝國。

之後的曆史,也再次論證了落後就要挨打,就要被人欺負的現實。

不過從《神州近代簡史》的記載來看,這方世界的大明帝國可要比朱琦原本所在世界的辮子大清硬氣很多,至少大明帝國從未以官方名義和西方列強簽署過什麼屈辱條約。

麵對大明帝國擺出的強硬態度,西方列強也曾組織了一次八國聯軍入侵華夏之戰,八國聯軍借助津門水路開著軍艦闖入華夏內腹之地,借助先進的槍炮技術,甚至攻下了大明舊都燕京城。

當時的大明皇帝十分硬氣的謹遵祖訓,未曾棄城而逃,組織軍民抵抗八國聯軍入侵失敗後,便如原本曆史上的崇禎帝般,親手殺了妻兒在皇宮之內,自己則於煤山自殺殉國,也算是全了大明皇帝的名聲。

隻是這位皇帝之死,也是拉開了華夏近代史的序幕。

因為大明帝國的國都被八國聯軍攻破,大明皇帝殉國而亡,華夏各地勢力一方麵開始組建地方軍隊,以反抗八國聯軍入侵的名義割據自立,一方麵也扶持各地大明皇室子弟登基為新帝,以獲取政治上的正統地位。

從而便又引發了大明帝國皇權正統之爭的內亂之戰,其實遠道而來的八國聯軍不可能對華夏神州發動全麵的侵略戰爭。

故而八國聯軍在劫掠了燕京城後便又退回了華夏沿海之地,也就是強行占據了一些沿海城市作為各國租界之地來駐軍,並沒有真正分割華夏國土的意思。

可他們紛紛在暗中扶持華夏地方勢力割據自立,意圖讓大明帝國失去統一的政權,無法對他們在華夏沿海的租界產生威脅,更方便他們在租界的殖民統治。

不過,華夏還是有不少有識之士看破了西方列強的險惡用心,故而在原本大明帝國的南方輔都金陵城,便成立了一個全新的大明帝國,隻是在政體上使用了西方君主立憲的體製,不再是封建皇權獨裁了。

此後又隨著金陵大明政權十數年軍事上的南征北討,再加上談判桌上的唇槍舌戰,終於又讓華夏神州在明麵上統一,華夏各地割據勢力都通電承認並擁護了金陵大明政權的正統性,算是接受了金陵大明政權的管控。

這又是華夏神州步入一個新曆史階段的標誌性事件,隻是這種明麵上的統一,卻還是不能掩蓋各地軍閥勢力的割據局麵。

新的大明帝國想要走上發展強大之路,依舊麵臨著十分曲折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