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朱琦現在感覺這本《聊齋雜談》記錄的雜談異聞,似乎都是在這方世界真實發生過的神鬼妖魔傳,其中在一些故事的結尾,作者似乎也驗證了一些雜談異聞發生地的所在。
比如在這《聊齋雜談》裏也有關於金華北郊蘭若寺的女鬼故事篇章,也就是寧采臣、聶倩的人鬼戀情。
不過朱琦看了之後,感覺這個蘭若寺女鬼故事篇章更偏向於電影劇情的內容,其中有千年樹妖姥姥占據蘭若寺養鬼害人的內容,也有蜀山劍仙赤霞子、昆侖術士以及書生寧采臣一同入京斬殺千年蜈蚣妖的內容。
當然在這本《聊齋雜談》上寫的東西,相對於之前朱琦在《明史》中看到的簡略曆史,描繪的更為詳細些,隻是故事隻寫到蜀山劍仙赤霞子殺死那偽裝成高僧國師的千年蜈蚣妖,就結束了。
同時,這篇蘭若寺女鬼故事是以這座蘭若寺為主線的,故而後續還有百年之後五台高僧白雲大師帶著弟子十方途經蘭若寺,發現那千年樹妖姥姥死灰複燃,又在蘭若寺養鬼為患、作亂害人,從而發生的故事。
反正又和朱琦所知的電影故事差不多,除了白雲大師、十方和尚外,還有自稱為燕赤霞的年輕修士,卓、蝶女鬼之類人物出現。
不過和電影劇情略微不同的是,這篇故事中那位五台高僧白雲大師最終卻是為滅殺樹妖,以身殉道的死在了蘭若寺。
或許是這篇故事的內容也和明史上的曆史有所印證,故而在故事篇章寫完之後,也有作者寫的親身驗證實地考實記錄,據作者親自去了金華北郊尋找蘭若寺遺址,結果真的尋到了這座寺廟。
當然,寺廟的名稱其實並不叫蘭若寺,所謂的“蘭若”寺是僻靜郊野廟的意思,故而在聊齋很多故事裏都有所謂蘭若寺的存在,其實指的多是在各地縣城郊區的偏僻寺廟。
而這座在金華北郊的蘭若寺,被作者尋到之後,才發現叫做永福寺。
但作者也不確定這是不是就是寺廟最初的名稱,反正作者在寺廟裏殘留的石碑上看到了關於五台高僧白雲大師滅殺樹妖的記載。
按照石碑上記載的內容,在那位白雲大師滅妖殉道之後,那位傳中的十方和尚便花了數年時間化緣求金重新翻修了這座蘭若寺,然後便將寺廟名稱定為了永福。
這位十方和尚也成了永福寺的第一任主持,根據作者在當地的打探,這永福寺也曾一度為南方佛門大寺。
不過,這本《聊齋雜談》的作者也是近代人士,故而在他找到這座傳中蘭若寺的時候,這座寺廟再次因為四、五十年前的一場大火,荒廢了下來,重新變成了郊野的荒廢蘭若寺。
當然,因為這本《聊齋雜談》的出版,現在很多人在途徑金華的時候,也會去蘭若寺遺址看看,畢竟是一處被驗證了的曆史古跡了。
可這篇故事結尾的作者考實記錄,也明了這蘭若寺曾經還真發生過這樣的神鬼故事,事實上這本《聊齋雜談》內所寫的不少雜談異聞故事,都因為作者的興趣而有所驗證。
所以朱琦看了之後,心頭對這方世界的感覺就更加神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