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喬懂寨回來後,開始做手頭例行工作。
無波無瀾,平靜的一周過去了。
這,上班時間接到大堡鎮政府電話,邀請去參加鎮上組織的建黨節活動,讓路北開興了一番,忙不蹄地連聲好,答應了。
“您有迷彩服吧?”鎮上工作人員詢問。
“有的,明我穿著去。”路北回答。
同時,他也發現了,白馬縣的工作人員,無論是領導還是一般幹部,下鄉都喜歡穿迷彩服。
第二早上五點,和鎮上邀請的幾位領導一起出發到鎮政府集合。
要早到,畢竟走邊關,清晨最好,晚了日頭大,中暑機率大。
一時左右到了鎮政府,發現各個村委會工作人員、駐村人員也在。
路北瞄了一眼,靳書記沒在隊伍中。也是,他需要多休息,走邊關這種體力活,他現在的身體狀況不太適合。
書記引導著大家一起參觀了大堡鎮脫貧攻堅作戰室。
同時也掛著經濟發展辦的牌子。
“一是因鎮上辦公條件有限。二是鎮上脫貧攻堅工作主要業務都由原來的經濟發展辦承擔的。”書記解釋道。
“這位是經濟發展辦的主任燕玲同誌,上次你們見過的。另外兩位是經濟發展辦的夏誌國和張聖忠。”朱珠鎮長介紹。
燕玲主任路北是見過的,另兩位同誌他沒見過。夏誌國同誌是位中年男性,稍胖。張聖忠同誌瘦高,臉黝黑,看外表特征,應是少數民族幹部。
路北注意到這位張聖忠,穿了雙潮鞋,兩雙球鞋顏色不一致,看來,咱們邊疆並不是那麼閉塞,年輕人思想很活躍嘛,給機關大院帶來活力。
“這是我們大堡鎮的作戰圖。”書記介紹完我們的工作人員,轉向牆上。
作戰圖是掛在經濟發展辦一進門的右邊牆上的,剛隻注意看人了,沒往牆上看。
隻見作戰圖最上麵的標語是:
“戰鬥地攻堅克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標語下是整個大堡鎮的地圖,1個村委會,哪個村委會多少貧困戶多少人,計劃脫貧年度等。
看得讓人肅然起敬,也熱血沸騰。
後兩句好理解,全國的宣傳標語都有這兩條。
但戰鬥地?需要這麼激烈嗎?是鎮領導的噱頭嗎?
當時的路北對這條是有疑慮的,後來,經過後麵的事,他才知道一點也沒誇大,“戰鬥地”這四個字,概括了白馬縣脫貧攻堅戰場上所要麵臨的阻力。
“我們先去拉氣電站,一起和今新入黨的同誌一起重溫入黨誓詞,之後再開始走邊關。”
分別做上車出發了。
路北又得再一次觀察大堡鎮街景。
他發現這鎮上連一家超市也沒有,隻有賣部。他所理解的超市比賣部大,有收銀機器那些。賣部,東西也不過,沒收銀設備,就靠著店家記價錢等。
也沒有賣衣服的,飯店也隻有三家。街上的房子是鎮上居民的民房,不能稱之為商住一體,也沒生意人租鎮上居民當街的門麵搞經營。
“大堡鎮街是每個星期三,到街來趕集的群眾多。”那的財政所的熊所長為路北他們解釋,他們乘的是一輛車。
“做生意的都是外地的,他們自己有車拉街時要賣的貨及擺攤用的木板、板凳那些,沒車的自己會從縣城坐麵包車到鎮上。”陶所長繼續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