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跟我去趟大堡鎮。”指揮長有道。
“上海援建項目定在達鳳那幾個村組,咱們去看看。”
“好。”路北答道。有時,辦公室待的時間長了,去下鄉能呼吸下新鮮空氣,能拓展工作思路。
這一,指揮長讓路北陪他一塊去上海援建項目點,看進展情況。
“同誌們呐,沒想到上海援建項目,咱們的百姓這麼積極!”車子行進的過程中,指揮長高興的道。
“老百姓得實惠的事,他們當然擁護了。”路北道。
“北,你參加工作時間短,基層工作經驗匱乏,你不知道的是,我們的群眾有多困難!”
“上海援建項目,每家的補助標準是:一萬元的啟動資金、兩萬磚錢、一萬彩瓦錢,折合下來四萬塊左右,而建一間房子,三格,蓋兩層的話,預算0萬,最少也是十多萬,這十來萬對老百姓來很不容易呀,得是多大筆錢!”指揮長和路北算起賬來。
作為領導,一定要會算賬,會當家,這是難能可貴的品質,應提倡。
一個家庭要過日子也需要會算賬。
“不管怎麼,4萬塊錢對一個家庭來,也是一筆不的錢了,出去外麵打工會節約的一年倒是就節約出來了。不會節約、花錢大手大腳的怕是兩三年才能節約得出來。”駕駛員陳補充道。
沒想到陳也能看到問題的本質。
“當有,有四萬塊錢從而降。”
“雖然對老百姓來,他們雖然知道是上海人給的,但百姓們最真實的想法就是白得來的,要占這4萬塊錢的便宜。”陳又解釋。
“百姓就是實誠。”
“4萬塊錢誘惑力雖大,但相對的,百姓也要自個掏出十多萬,還是不容易的。”指揮長擔憂道。
“所以今咱們去調研調研。”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大堡鎮領導彙報工作時,達鳳那幾個村的工作已全員做通,陶村長彙報的,有點出乎我的意外,比我意想的好。”指揮長簡單完。
陶村長?
陶村長還真是帽子底下看不出人,路北思索。
路北對陶村長的印象還停留在第一次見到他時的印象。
那時的他見到生人有時有些機警。而且話唯唯諾諾的。也很不自信,感覺家裏麵窮,也很不好意思。
還有上次走邊關時對陶村長的印象。就是上次不是讓帶水嗎,然後他們幾個村幹部帶的是酒。朱鎮長暈倒的那一那事,如果他們帶水的話就不用那麼那麼狼狽了。
村幹部。那板一直以為就像喬懂寨侯常青村長那樣的有魄力的人還能幹起來呢。
當然,侯常青因為工作能力突出,現在已經被提拔到村委會工作了。但是人們還是習慣於稱呼他為侯村長的。
路北一直對陶村長那樣唯唯諾諾的幹部幹工作不報予信心,沒想到這次倒是大開了眼界。引起他好奇的想去探究一下陶村長的工作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