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建的,呃。”他在想該怎麼措詞。
“呃,豆腐渣,豆腐渣工程比較多!”
“有哪些?”指揮長追問。
“比如……”撓撓頭,還是沒有。
“反正是有,老百姓都政府做的,請人家來做的工程質量又不好,然後工價還特別高,同樣的價錢老百姓60塊錢一平米就可以做出來,但是政府請老板來做的話就要80塊錢了。”語不驚人死不休!
“我真的搞不懂也搞不明白,政府是傻子嗎?為什麼要讓老板賺這麼多錢呢?!”語氣激昂起來。
“而且政府請老板來做工程,我們跟著老板做政府的工程,就是做工。有的時候拿工錢可困難了,拿不到工錢、拖欠。更倒黴的是,碰到老板跑了的,隻能自己認栽。”
道不盡的心酸和無奈。
雖人間正道是滄桑,但老百姓真的是太難了!
他們不識字,好多書都讀的不多,不知道怎樣維護自己的權利,也沒有簽合同,老板也不幫他們上保險。
拿不到工錢,也不知道去哪個部門申訴。如果隻有自己一個人隻能自己自認倒黴。
如果拿不到工錢的百姓多了,同一個工程,老百姓到時還會自行組織起來到政府門口去靜做、申訴。
而有時,政府又會認為老百姓是在鬧事。
弄的幹群關係緊張。
“還有政府讓栽種的那些經濟作物,栽什麼,什麼不成器。”
“比如,這個我倒是沒覺得出一大堆例子啦。”
村幹部講底氣十足,幹部們聽得心情沉重。
“比如最早的讓我們老百姓種的核桃。核桃苗也是政府統一拉來的,統一采購的,可是到了我們下麵核桃就全部變成公了,沒有母核桃。這公核桃怎麼能結束果實來呢。”
雖然村幹部在什麼公的核桃,母的核桃之類的。但是路白還是知道的他的是核桃樹不會結果實那種。
是苗出了問題。
“還有讓我們種的柿花樹。你們看現在每家每戶都有柿花樹吧,果實結得挺好的,可是就是沒有工廠來收購去加工。柿子多了,每家都吃不完,城裏人又少,賣出去的不多。
“所以,就現在,變成,中秋節的時候都是不愁沒有柿子吃了,不過可是真的吃不完啊,就這樣熟在枝頭,賣不出去,老百姓也懶得管,掉下來,爛在地上或者幹脆直接喂豬,老百姓心裏那個疼啊!”
達鳳村組幹部想去拉陶村長,指揮長揮手示意不要拉,讓他繼續。
“還有種的什麼蘿卜……”
陶村長到這不想了。停止了話。
“繼續呀。”指揮長鼓勵。
“不了,完了。”
“同誌們呐,今我的心情是複雜的。既感到高興,同時心情沉重。但是更多的是高興吧。”
指揮長頓了頓,接著道。
“我高興,能聽到群眾的呼聲,咱們老百姓敢真話,敢對政府的工作提出質疑。這是社會的進步。”
“同時,對政府的工作做的讓老百姓不滿意,這麼多人抱怨,覺得心情很沉重。是我們以前做的不好啊,向大家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