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華社要采訪我們邊境村委會,做報道,我們選定了陳支書,你帶去一下。已經通知了大堡鎮,陳支書已等幾,帶到即可。”指揮長這吩咐道。
“新華社?這級別夠高的。”路北咋舌。
“嗬嗬”指揮長又笑了。
路北去接記者時,才知道是新華社駐地方記者,隻有一人。
戴副黑框眼鏡,穿棕色休閑褲、夾克,裏麵配白襯衣。
“你了解陳支書嗎?”在車上,打過招呼之後,記者問路北。
“了解一些,並不多。”路北斟酌了一下。
“可以談談嗎?”
“可以。比如他兒子考取了華大學……”
再多,道再明,都不如記者親自采訪陳支書時,支書的采訪語錄。
好多年後,那幅畫麵還深深印在路北腦海裏,也許此生難忘了。
到大堡鎮之後,分別和李書記、朱鎮長、熊主席做了介紹,握手之後去了邊境線了解,並拍了照片。
回來之後開始采訪。
采訪的地方位於鎮政府樓會議室。
已是黃昏,但還沒有吃飯。隻剩對陳支書的采訪了,結束就吃飯。
太陽已落山,但還沒達到開燈的地步。
黑色會議桌兩對麵,記者是一進門這排,背對著門,在他麵前擺著他的手提腦,邊問坐在他對麵的陳支書邊打字記錄著。
鎮上的領導先讓他們在自己辦公室等著,隻留下路北,可能記者是顧慮鎮上的領導在,陳支書不敢真話?
路北懷疑。他很想告訴記者,陳支書不是那樣的人。
路北可聽過陳支書剛正不阿的一件事。
中央八項規定沒來之前,縣上某單位的領導:“劃錢到你們村委會,買禮品送領導的開支不好在單位上記賬,村委會資金審核不嚴些,你們幫我們處理一下。”
陳支書當時:“領導,這不好吧?村委會現在也管的嚴……”之類的推脫之詞,該領導繼續遊。
陳支書最後幹脆“我不幹。”
當然,這件事傳出來,有些人覺得陳支書軸。可在路北眼裏,他由衷的佩服起陳支書來。
不然以前,路北可認為陳支書人滑,主要是他太會講好話了,誇讚或奉承別人的話。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采訪快要結束時,記者拋出最後一個問題:
“支書,您覺得我們和鄰國相比怎樣?”
陳支書考慮了一下,從容回答。采訪之前,路北還擔心陳支書平時再怎麼嚴肅,接受這麼高規格的,以為怎麼也會有點緊張的。
結果沒有,陳支書還是平時陳支書話的口吻,不急不緩,聲雖大但鎮定,如定海神針,陳支書真不愧是陳支書。
“我們國家政策好,又多!鄰國都羨慕,爭著嫁過來的好多。”
“但我羨慕人家鄰國看病不用錢、上學不用錢。”
……
後來路北有幸和中央部委的領導談起記者采訪陳支書一事,陳支書最後一句羨慕鄰國什麼的那件事時。
領導反問了一句:“支書真那樣的?”
嘿,以為杜撰呢!
“是的,陳支書真這樣了,來自基層的聲音,來自邊境一線基層的聲音。”路北特意加重強調“邊境一線”、“基層”。
和領導起這件事時,此次采訪已過去一年多了。
但路北再次完心裏還是沉重,那位領導也是唏噓不已。
震撼!內心複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