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邯鄲城之後,李一飛隨即就去見了趙王。
見了趙王之後,李一飛就將自己的想法了。
趙王還真是對李一飛言聽計從,聽這樣可以讓糧食更多,國力更強,他幾乎是沒有考慮就答應了下來。
次日的朝堂上,大臣們聽了,也都覺得有道理,反正現在經過外交攻略,跟各國打仗的機會不會很多,至少三年內,不會有什麼戰事,也就邊疆要防反遊牧民族,時不時的會有戰爭。
如此一來,那麼將這些軍人送去屯田,這是個不錯的方法。
很快,朝廷就發布了政令,下令讓各地的守軍開始實施屯田製,幫助開墾農田,擴大農業生產。
當兵的一般都是青壯年,體力自然更好,種植農作物,也更加的有效率,所以,這下子各地的春耕生產都搞得更好了。
同時,也要進行軍事訓練,做到戰時為兵,戰後為農。
當兵吃皇糧,那還是要以軍事為主的,可別真成了一個職業農民,那就不好了。
很快,趙國各地就開始進行轟轟烈烈的農業生產,各個地方,都開辟出來很多良田和土地,種上了莊稼。
不過,為了防備不時之需,趙國的騎兵,也開始在各地巡視起來,這些騎兵可不一般,現在都裝備了馬鐙和馬蹄鐵,而且戰馬也都是一等一的好馬。
這些騎兵的作用,就是時刻監視敵人的動向,一旦敵軍來攻,那麼他們就會馬上去通知屯田的軍人,迅速組成軍隊。
而且,他們自身的戰鬥力,也是非常強悍,股敵人,直接幹掉就是。
秦魏韓三國方向,有000騎兵,領軍大將項少龍。
齊、燕兩國這邊則有1500名騎兵,領軍大將是老將龐暖。
北邊還有李牧大將軍,他麾下有5000精銳,都裝備了馬鐙和馬蹄鐵,戰鬥力驚人。
其它地方,就沒有辦法了,現在也就夠武裝這麼多騎兵,其它地方還是以城市防禦為主。
進入4月,燕國就曾經派兵襲擊過中山郡。
結果,被龐暖出兵,帶領麾下騎兵將其打得落花流水,擊殺其主將單福,俘虜燕軍000多人。
這一仗,讓趙國騎兵都堅定了自己的信心,也狠狠的打擊了燕國的蠢蠢之心,從此不敢輕舉妄動。
而進入6月,項少龍帶領麾下的精銳特種騎兵攻擊了在魏韓邊境流竄作案多時的灰胡所部,擊殺灰胡,其餘馬賊也是死傷慘重,數百人隻有少數人淪為俘虜,被押送到礦場勞動改造!
7月中旬,李牧也按捺不住,率領旗下000精銳騎兵突然向匈奴發動了閃電戰,一戰殺破匈奴人的膽,攻擊距離突破了1萬公裏,匈奴被迫遷移自己的汗廷,退往大漠!
更重要的是這次俘虜6萬多匈奴人,青壯年不少。
這些人隨即被打亂分配到趙國各地,充實趙國人口!
更有不計其數的牛羊馬匹,大大的充實了府庫。
牛羊直接分發給老百姓養殖,一方麵可以有效的利用勞動力,另一方麵,也是給老百姓改善生活。
牛雖然不能殺,羊還是可以的。
至於那些匈奴馬,自然是被烏家堡收購,國庫裏多了錢,烏家堡多了馬匹。
這三次戰爭,也讓趙人重拾信心,不再一到晚惶恐度日了。
朝中文武大臣,也都個個變得更有幹勁了,趙穆死後,他的同黨很快就被清洗一空,包括樂開這種牆頭草,也被清洗。
現在朝中年輕幹部居多,不少功勳之後包括趙盤,都進入了權利核心,開始為趙國這個國家機器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