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的法子,最後還是被接受了。並且陳奉還表示會上報到州裏。不過他同時也了,不保證州裏會答應這麼荒唐的事情。
對此董明表示無所謂,盡力就行。他還有些遺憾,沒有看到彭城的一把手,不過他也理解。這哥們正在最前線指揮救災呢。起來他也算是個有能力的官員,隻不過曆史上並沒有留下姓名。
跟陳奉交代了一番如何養雞,董明便起身告辭了。不過陳奉卻拉住他,笑容滿麵的對他道:“今年郡裏麵打算舉薦你,你怎麼看?”
“舉薦我?”董明楞了一下,然後反應過來,他的是什麼。
在科舉製發展完善之前,古代的官員選拔多是察舉製。具體的,是從漢文帝開始,到漢武帝元光年間發展成一套完備的人才選拔製度。察舉製並不是收到舉薦之後,就可以直接做官了。被舉薦之後,你隻能獲得參加官員選拔考試的資格。
不過,這個連官位都可以購買的年代裏,隻要上官願意舉薦,考試根本就是個形式。隻要董明自己不拒絕,這名單報上去,來年他就能成為大漢的一名文官。若是他再使些錢,不定直接就能成為高官。
董明笑了笑,就要拒絕,但是陳奉看了出來,立刻道:“先生莫要拒絕!”
“嗯?”董明不是很理解。
“先生才學過人,豈能困居鄉間?如今正是多難之秋,先生這等大才,正是出山的時候啊。”陳奉的很是熱血。
董明皺著眉頭思考了一下,然後點點頭,答應了下來。
當官他不在乎,但是他想去洛陽城看看。接下來一直到董卓遷都,這中間十來年的時間,洛陽都是戲最多的地方。他穿越一遭,現在有機會接近曆史,了解曆史,沒道理拒絕。
雖然自己也可以直接去洛陽,但是有個官在身上,更有參與感不是?不然隻能聽別人,那一點兒都不過癮。
危險,肯定是有的。但是董明不害怕,一來他站在曆史下遊,總有些預見性,可以規避大多數的風險;二來他武力值也不錯,就算出現了戰亂,他也不至於手足無措。
應下了這件事之後,董明離開了郡守府。
彭城畢竟是彭城郡治所所在,比留縣要繁華許多。董明也不著急回去,就在大街上閑逛起來。倒也沒什麼好看的,隻是跟這些人迎麵而過,倒讓董明的心緒有些波動。之前那種超然物外的形態,越來越淡,沾染上了煙火氣。
“終究不隻是純粹的過客啊。”董明搖了搖頭道自言自語道:“我也該給自己頂一個目標了。是什麼呢?隻是教學的話,未免太沒出息了吧?”
大概是想事情走神了,董明不心撞到了一個人。他停下來,發現對麵這人還是個熟人。
徐盛,他滿臉欣喜的看著董明。
“呀!原來是先生當麵!”徐盛開心的道。
董明拱了拱手道:“原來是文向,一時走神了,實在是抱歉。”
徐盛擺擺手,無所謂的道:“沒關係。倒是先生你,怎麼會在此地?”
董明如此這般的明了一番,隻是為了旱災之事。徐盛聽得連連點頭,然後拉著董明的手,激動地道:“先生可就是那《算經》、《災應對集》的作者?”
董明突然被一個年輕握住了雙手,沒來由的感到一陣惡心。不過他也知道,這是這個時代人的一種習慣。他隻是不露聲色的將手抽回來,然後道:“不過是拙作。”
“您謙虛了。”徐盛道:“我聽元龍兄,先生於軍學也頗有造詣,不知道先生可否指點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