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章 變法第一槍 一(1 / 2)

荀沂醒了,發現自己被董明抱在懷裏,臉立刻就紅了。有些不好意思的扭動了一下,想要下來自己走。

董明低著頭看到她醒了,便將她放下來,笑著問道:“怎麼在書房裏睡著了?”

“是在等夫君呢。”荀沂低著頭輕聲道:“這些日子很少見到夫君,知道夫君今日會回來,便在書房等著了。夫君每次回來,都會在書房裏待一會兒不是嗎?”

董明笑著點點頭,道:“以後不用等著了。熬夜對身體不好。”

“嗯。”荀沂淺淺的嗯了一聲。

董明笑了笑,沒有話,兩個人安靜地走著,進了臥室之後,將門關上。董明發現荀沂有些糾結,便好奇的問道:“有什麼事情嗎?盡管便是了。夫妻本是一體,不用糾結。”

“倒是有些事情”荀沂低著頭看著自己的腳尖道:“這些日子潁川那邊來了家人,想要跟在夫君身邊呢。”

“嗯?何人?”這倒讓董明好奇了。要知道在跟荀沂的結婚的時候,荀家的意思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了,既不支持也不得罪。怎的忽然有人過來了。

“是一個本家的弟弟,單名一個瞰字。”荀沂著解釋道:“雖然沒有二兄等人過這個名字。這也就明,這人要麼跟荀璦一樣,屬於荀家雪藏的精英,要麼就真的不是特別出彩。

“眼下他在哪裏?”董明還是決定給自己老婆一個麵子:“讓他下午來見某家,如果合適,便讓他留下來。”

“去看放榜了還沒回來。”荀沂道:“他也參加了科考,白去看榜,隻是不知道為何此時還沒回來。”

“眼下已經很晚了,估計是留宿在外麵了。明日再吧。”董明不在意的道。

“嗯。”

一夜無話,第二日一早董明便離開了家,來到了皇宮。照例是朝會,也沒有什麼太大的事情,就是歌頌了一下劉宏開科考的豐功偉績,大家商業互吹一下。散朝之後,董明、蔡邕等人被引著來到了一處偏殿。

這偏殿本是沒人管理的,劉宏看這裏幽靜,便讓人打掃了一下,將辦公地點定在了這裏。這裏遠離後宮,少了許多誘惑。倒是讓人覺得他想要真心實意的幹一番事業出來。

“考中的士子們,後就要殿試了。尚書令之前要有個章程,眼下一下吧。”劉宏上來就點了董明的名字。

在場的人也都習慣了,看向了董明。

“倒也不必太過浪費。臣已經讓人趕製了三百件月白長袍,明日就會派人給士子們送過去。到時候他們會穿上統一的服裝。然後以名次排成十列三十排,一路走到宮中。沿途的護衛工作就拜托孟德了。”董明早就打好了腹稿,張口便了出來。

曹操聞言點點頭道:“尚書令大人且放心,操定不負眾望。”

“孟德能力還是值得信任的。”劉宏稱讚了一聲,然後繼續問道:“然後呢?”

“陛下賜宴,跟士子們同樂。”董明不疾不徐的道:“下午的時候,開始考試。有陛下親自出題,我等閱卷之後,陛下給出前三甲的名次。這頭名便是狀元,二三名則為榜眼。士子中最年輕的那一位,稱作探花郎。”

“探花郎?”劉宏有些不明所以的重複了一下。

董明笑著道:“宮裏不是有還沒凋謝的花嗎?讓士子中最的那一位去摘了便是。”

“這有什麼意義?”蔡邕皺著眉頭問道。

董明笑眯眯的回道:“探花郎的名頭可不比狀元郎。”

“這”蔡邕剛想反駁,可是看到董明胸有成竹的模樣又仔細想了一下,然後道:“原來如此。”

“看來太尉大人想明白了?”董明笑了笑對其他人,主要是對劉宏解釋道:“古有甘羅拜相,千古以來就這麼一人。而在我大漢卻每一次科考都會出一個探花郎。還有什麼比少年英才更能讓百姓產生極大的興趣的呢?”

什麼殿試,什麼狀元郎,什麼探花郎。在董明看來都是虛名,他上輩子的印象中,自隋唐以來,科舉這麼多次,狀元郎何其多?但真正於國於民又大用的又有幾個?但是這幾個名頭卻對董明的宣傳很有作用。

朝為田舍郎,暮登子堂。還有什麼比這更激動人心的嗎?

董明搞科考的目的肯定是拓寬下層人民的上升渠道,緩解社會矛盾。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接著科考進行宣傳。

一來宣傳新學,二來宣傳變法,三來通過科考這件事讓民心穩定一二。

劉宏聽完之後點點頭,又道:“接下來一下軍屯和丈量田畝的事情吧。”

“前者比較簡單。”董明直接道:“隻需要招收流民然後去北方屯田就行了。一來鞏固邊鎮,二來也能提高糧食產量。至於丈量田畝”

道這裏,董明頓了頓道:“這是一個大工程,需要諸位協力。”

大工程,的不光是工作量,還有工作難度。董明其實有更好的解決辦法,直接找係統兌換處詳細的數據即可。可是那價格實在是讓他望而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