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章 要七月份了(1 / 1)

軍屯出的事兒,讓董明有些猝不及防,但好在事情不是很棘手。,

按照原本的計劃,軍屯開往開墾點之後,由臨近的州府提供前期的後勤保障。等後期朝廷的支援會逐漸送過去。等到來年軍屯有收獲之後,再將收獲的一部分,按照市價還給臨近的州府。

許能選擇的開墾點,按照後世的法,其實就在華北平原的東北方向,幽並交界的地方。大體上在後世津的附近。之所以選在這裏,一來是因為這會兒這塊地方人很少,大多數人口都聚集在更北的地方,再往南則聚集在南皮。中間這一塊雖然不至於是無人區,但是人口的確很稀疏。

又經過了之前的黃巾之亂,這一塊的人口就更加稀少了。而且這裏是平原地區,大麵積的耕地可用。許能研究出來的糧種其實就是麥,冬麥。理論上來,冬麥的產量可以達到畝產百到一千斤,而且適合人食用。當然了,如今受限於技術手段,冬麥的產量畝產大概也就三四百斤,按照這時候的算法,也就五石左右的樣子。

因為選擇地點靠近幽州,也就是,這一開始的後勤保障工作應該由幽州來負責。如今幽州當家做主的是公孫瓚。

跟曆史上相比,眼下的公孫瓚要更加的闊綽一些。畢竟頭頂上沒了劉焉掣肘,他靠著軍功,以及對異族的凶狠,博得了幽州官場和百姓的支持。

原本公孫瓚對軍屯還是比較支持的,雖然他不算是變法一係,但是這是一個做實事的家夥。對變法雖然談不上支持與否,可該朝廷的命令,他還是聽的。

可是就在這個月,公孫瓚忽然斷了軍屯的補給。

皇甫嵩去信催了幾回都沒有下文,實在按耐不住了,便派人回了洛陽。

回來傳消息的,是皇甫酈。

“眼下軍中的糧草估計隻能撐到月末了。”皇甫酈在交代完了之後,一臉焦急的道。

董明聞言點點頭,道:“朝廷這邊調撥的補給,估計下月中旬能到。這中間有個時間差,不知道皇甫將軍有沒有什麼辦法?”

“叔父已經向渤海郡、常山國求援,想來應該能支撐到朝廷的支援到來。隻是末將來之前,叔父曾經交待在下,讓大人注意一下幽州的動靜。公孫瓚不會無緣無故就斷了軍屯的糧草的。”皇甫酈回道。

“讓皇甫將軍多多費心,至於幽州的事情,某家會放在心上的。”董明點點頭:“倒是你,一路疾行,還是先休息一會兒吧。”

“喏!”皇甫酈自然知道董明肯定要著手處理這件事,也就不再多,施了一禮,便退了下去。

“這件事倒也為難幽州了。”這個時候沮授走了過來,歎了一口氣道:“當初原本定的是就近補給,可惜常山國和渤海郡難以支撐大軍的消耗,最後隻能交給幽州。都不用問就能猜到,估計是北邊動蕩,依著公孫瓚的性子肯定是悶頭打仗去了。”

“有公孫伯圭在,北邊倒也讓人放心。,如今翼德也去了並州,短時間咱們不用為北邊操心了。”董明點了點頭,他也猜到了公孫瓚斷了開墾軍團糧草的原因。

“西邊有長安城擋著,還有漢中在。南邊有孫文台,也可以是固若金湯。雖然大漢朝日漸式微,幸出現了這麼多能臣猛將,咱們還能守住老祖宗留下的地盤。”田豐也插了一句,言談之間可以看得出,這是的確是個放眼下的智者。

“先不這些。”荀攸這個時候抱著一堆東西過來,道:“軍屯的事情還是得解決。朝廷這邊咱們催緊一些,實在不行就讓一部物資先上路,以防萬一。”

“是這個道理。”沮授點點頭,然後道:“正好我這些也要出去,這件事就交給在下吧。”

“也好,公與辦事,某家也放心。”董明點點頭,應了下來。

沮授領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