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知道尚書令大人以為什麼人比較合適呢?”劉辯幹脆直接問董明是什麼意思了。
董明笑了笑:“陛下覺得呢?”
劉辯皺了皺眉頭,他心裏忍不住想到,我說李銘你也得願意啊?正想著呢,他忽然看到陰循正在跟他打眼色。
他眼睛一亮,道:“朕倒是有一個不錯的人選,就是不知道合適不合適。”
“陛下請說。”董明回了一句,並且做好了打算,不管他說的人是誰,自己都要說不合適。
劉辯笑眯眯的指了指自己道:“朕來做這個教育司司正。”
這一下,董明人傻了。
他怎麼都沒想到,劉辯竟然有這種操作。若是以前,董明還可以說一句於禮不和可是這位畢竟是明德書院名義上的山長,再監管一下教育司好像也沒啥問題?
董明有些措手不及,但是有人反應很快啊。
陰循在劉辯剛說完的時候就站了出來,一臉的敬仰:“陛下聖明!教育司乃是國家教化之重要所在,唯陛下才能勝任!且,這更能彰顯朝廷對教化百姓的重視,陛下對天下百姓的恩典。”
他話音剛落,王瑰、韓融等人立刻跟上,帶著劉辯一頓猛誇。有這些人帶節奏,場麵顯得很是熱鬧。
劉辯也沾沾自喜,尤其是看到董明也有些反應不過來的樣子,更是開心。開心之餘,又覺得挺對不起董明的,心裏想著在其他地方給自己老師找補一下。
這個時候蔡邕站了出來,道:“既然陛下願意,那就陛下做這個教育司司正吧。不過陛下日理萬機,恐怕難以兼顧。不如就由張覬任教育司司丞吧,由他負責具體的事務。”
董明暗地裏給蔡邕比了一個大拇指,老大人這一招不錯,給了劉辯麵子,又不露聲色的將教育司的權力拿了回來。
“臣以為丞相大人所言甚是,臣附議。”董明立刻跟上。
兩個大佬都開口了,變法一派的官員立刻也跟著附議。剛才有多熱鬧,現在就有多熱鬧。劉辯看到這種情況,也知道這事兒就隻能這麼定了。
他等著百官都發表了意見之後,拍板道:“教育司,就由朕來擔任司正。教育司司丞就由張覬來做吧。”
張覬他是認識的,畢竟他跟蔡邕學習怎麼處理政務的時候,這位也跟自己在一起。從私人關係上來說,兩個人的關係還算不錯。這樣一個人來做司丞,總好過一個不熟悉的臣子來。
劉辯還是可以接受的。
官場很多事情都不可能百分百如願以償,哪怕劉辯是皇帝,也得學著接受。除非他一意孤行當個暴君。不過,暴君也不是那麼好當的,有資格當暴君的人,最基本的一點得把國家大權捏在手裏才行。
不然人家隨隨便便找個理由,就能把你給廢了。
書院的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於董明來說也能接受。他最主要的目的還是通過公立書院這個項目。通過基礎教育的普及,擴大讀書人的數量,基數大了,自然會出人才。再者,每年多了這麼多謝讀書人,對整個天下的發展也是很有好處的。
既然是大朝會,肯定不止這些事情,剩下的時間裏,又處理了一些事情,大家叭叭叭討論了一下。其實也都是做做樣子,不管哪一件事,都是蔡邕、董明、袁逢、楊彪這些人跟劉辯都提前商量好的。
真要是什麼事情都拿到早朝上來決定,那朝廷啥也不用幹,每天開會就行了。朝會一般都是善良出一個大概的方向,接下來朝廷大概做什麼。具體的事情,根本不會在大朝會上討論。頂多就是拿出來知會大家一聲。
當然,也有突發的事情,但那個畢竟是少數的。
朝會在喧囂中結束,所有人都有些疲憊。
董明也是如此,他在朝會結束之後,直接就回家了。有些日子沒回來,還挺是想念的。先跟荀沂見了一麵,後者很是開心,但是看董明有些疲倦,便沒有多說什麼,而是給他準備了一些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