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其實很簡單,董明就收拾了幾件換洗的衣物,拿了一杆長槍。然後備了一個錢袋,裏麵放了幾吊銅錢。
一匹上好的高頭大馬,還有兩個隨從。
兩個隨從都算是弓馬嫻熟,身手也還算不錯,至少平常三五個大漢不會是他們的對手。這兩人都是史阿親手教出來的,最擅長與人搏殺。他們學習的武藝跟戰場上的功夫不同,更多的是小快靈的東西,長於纏鬥,講究技巧。
而戰場之上,走的從來都是剛猛的路子,講究的是一力破萬法。任你技巧再厲害,老子一下子又快又猛直接弄死你。
兩個隨從都是二十出頭,一個王豐,一個李辰。王豐是洛陽本地人,家裏算是個小土豪,從小就喜歡武道舞槍弄棒的,人生軌跡有點兒類似於沒有犯過法的九紋龍史進。
至於李辰,是山陽郡钜野縣人。李家在當地也是望族,甚至可以說是郡望家族。李辰叔叔的腳李乾。從李乾身上就可以看出來,李家還是非常風光的。
黃巾起義之前,李乾在家裏養了幾千名食客算是當地有名的有活力的地方社團領袖。黃巾之亂的時候,李乾看準時機,投資了曹操將自己洗白,成為了官軍。
李乾除了帶著這些食客之外,李家的很多小字輩也都跟著他一起投奔了曹操。李辰自然也跟著了,不過他是旁支子弟,跟著來到洛陽之後也沒有機會施展才華,反而是被史進看上了,收為徒弟,手把手教了一段時間。
這一次聽說董明要出遠門,他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便自告奮勇的要給董明當護衛。
董明對李辰也比較看好一些。相較於王豐來說,李辰的能力值和資質都要更好一些。如果李辰能夠順利成長的話,在武力值上可以突破八十點,最高能夠達到八十四點。哪怕是眼下,也就高達七十五的武力值。
王豐則隻有七十四點,而且已經是人生巔峰了。
不過就目前來說,兩個人的實力差距不大。有這麼兩個人護衛左右,加上董明自己也有二流猛將兄的武力值,因此倒不是太擔心自己這一行會出什麼太大的問題了。
當然被大軍圍住那另算,可是如果被大軍圍住,就算二爺三爺兩個人護著也不一定能殺出去吧。真當現實世界是三國演義呢。
跟荀沂和學生們告別,董明帶著王豐和李辰兩個人直奔洛陽城門口。出城,過南市,迎麵就遇到了一對騎兵。
當頭的是個明眸皓齒的英武小將,這人則是董明此去最大的信心所在。
小將策馬來到董明跟前,一勒韁繩停了下來,對董明抱拳:“大人,趙雲來了!此行由在下帶領二十個兄弟護送大人。”
董明臉上堆滿了笑容,對趙雲他很是滿意,能力強長得帥,誰不喜歡?不過趙雲這會兒一身普通的衣甲,胯下也是雜色戰馬,一點兒都不瀟灑。
但是董明卻明白,要真的是白馬銀槍,那上了戰場上就是活靶子。不管是趙雲還是二爺、三爺,甚至可以說這個世界所有的猛將兄,在衝陣的時候都不會把自己打扮的光鮮靚麗。
兩軍對壘,需要他們真正衝陣的時候,這些猛將兄基本都會穿三層鐵甲,身邊還會帶著幾十上百名護衛隨行。
真的猛將,疊最厚的甲,挨最毒的打。
“子龍,這一路要辛苦你了。”
趙雲聞言回道:“大人說的哪裏話,這都是子龍該做的。”
“走吧。”董明揮手,帶著這群人,調整了方向,往陳留方向前進。
一路上餐風飲露,也沒耽擱時間,很快就抵達了陳留。陳留距離洛陽大概有兩百五十公裏左右,也就是五百裏的距離。
若是沒有經驗,可能會覺得一兩天也就到了,事實上哪怕是董明一行人騎得都是戰馬,也沒有那麼快的速度。
一來是道路問題,二來此時董明還沒有給戰馬加黑科技,沒有馬蹄鐵,也沒有雙馬登。如果一直跑的話,人和馬都受不了。基本上一兩個時辰就要休息一段時間,人困馬乏的想走也不行。
真要算起來,大概一天能走七八十公裏的樣子。當然了這是因為沒有什麼急事,如果是急行軍的話,董明粗略算了一下。以眼下這些戰馬的耐力和速度,估計一天大概能夠前行一百二十公裏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