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章 可大可小的問題(1 / 1)

長安到漢中,如果要修一條公路的話,算上繞山、繞水的距離,估摸著得修六七百裏長。從難度上來講,遠遠高於洛長公路。以大漢目前的技術水平來說,想要修好,估摸著最少得修一年。

當然了,眼麵前修路跟鬧著玩似的,能夠深挖機鐵鍬整個路基都是不錯的了。要是按照後世的標準來,不要多高,就是村村通那種公路,大漢朝....好像修不出來...

洛長公路能夠修完,考的就是人多。到了後期,幾乎將整個工程分割成了一公裏一公裏的一段,上百個分段同時開始,不然也不會修的這麼快。

長漢公路也是一樣的路子。先派人去實體考察,然後確定好整個路線規劃。回來之後直接交給建設兵團,讓李植去分工,爭取一年之內完工。

長漢公路,途經數郡,一條公路,將串聯無數縣城,為這些縣城注入新的活力。

“從長安,往漢中走,穿過這裏...這裏....”

房間有一張地圖,董明拿著一個短木棍,將大概的路線指給他們看。事實上,他指的大概路線,就是後世京昆高速西安到洛陽這一段。當然了,具體要修路的話,肯定不能按照京昆高速來,大漢可修不了高速公路。

不過大致的路線走向,應該跟京昆高速差不多。原因就在於,既然後世在這條線上修建了高速,就說明這條線上經過科學的考察之後,是最合適的路線。董明隻需要派人按照這條路線做了一些調查和測量,將現在技術達不到的地方繞過去即可。

可以節省很多的功夫。

“全程大概在六百裏左右,不過具體的還要去實地測量考察,但最多也不會超過一千裏地。”董明最後總結道:“你們覺得如何?”

“這是一個大工程。”劉備站起來自己添了一些熱茶,然後走到地圖跟前道:“不光長度比洛長公路長了許多,沿途的難度也提高了。伯照的意思是想要今年之內修完?那麼耗費的人力物力幾乎是洛長公路的兩倍,甚至更多。某家以為,如果不能夠有合適的理由的話,那麼朝廷不會通過這個方案的。”

袁術和袁紹同時點點頭,認可了劉備的說法。

董明解釋道:“付出就會有回報。而且這條公路,我打算用河北水網工程的方法,外包出去。不過這公路不可能給經營權的,但是可以給給盈利。舉個簡單的例子,若是本初你承包了某一段工程,這一段工程占總工程的一成。那麼這條公路的收益,每年會分給你一成,持續三十年。”

“其次,長漢公路竣工之後,沿途的商旅會變得非常繁榮,沿途的經濟會被盤活,進而使得雍州涼州的商業都會變的繁榮起來。不消三五年的功夫,這條公路帶來的收益一定是眼下投資的數倍數十倍。”

“再次,修路就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這一次不管是漢人還是羌人都可以加入施工隊,包吃包住開工錢就成。百姓手裏有錢了,也就穩當了。不是說了嗎,人無恒產,便無恒心。隻要給他們穩定的工作,有了收入來源,沿線的治安就會好很多,同樣也會讓商業發展更加的繁榮。”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洛長公路加上長漢公路,會將變法的兩個中心,洛陽和漢中連接起來。兩地連接起來之後,便可以更加方便的互通有無,這會起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甚至可以這麼說,接著兩條公路,司隸地區、雍州、益州北部將會在兩年之內統統變成變法的大本營。”

“有了這麼一大塊連接在一起的基本盤,那麼涼州不過是囊中之物。五年之內,依托泰山和渤海兩郡,變法可以蔓延到整個黃河以北,到時候變法就可以成勢,不可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