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前,城曆史博物館。
“琉璃城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想必各位多多少少都對它的曆史有所耳聞,但相信我的講解一定能帶給各位全新的思考。城的基本構造源於壽集團研發的超級材料—琉璃……”,講解員的語氣中自豪滿滿。
“這家夥不知道我們的來曆嗎?我們知道的隻多不少!”方宇暗自腹誹。
似乎是感受到身後眾人的心不在焉,解員又特意神秘道:“這可是普通人不知道的內部消息!”他並不知道身後這些人的特殊背景—701所深空探索兼開發項目組,內部簡稱探空者組。
方宇無心聽他的絮絮叨叨,老頭子李偉組織這次參觀活動的目的很明確,無非是讓他們熟悉城的人文曆史、前世今生,為一個月後足以載入文明史冊的頂級“見麵會”補足功課。盡管無數文明學,曆史學,社會學專家對是否告訴奧裏裏亞來客關於人類大黑暗紀元的那段曆史各執己見,莫衷一是。但701所首席科學家、奧裏裏亞項目負責人李偉教授認為,地球人麵對文明陷入絕境時的不屈韌性和無限潛能,正是人類文明最寶貴和值得宣揚的部分,於是,向奧裏裏亞人講解這段曆史中的故事,尤其是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也成為了文明交流的內容之一。
長廊兩邊是流轉的光影記憶,展示著人類文明至暗時刻中值得永遠銘記的愛與希望記憶。大西洋高聳入雲的超級海嘯席卷而來,巨浪傾覆帝國大廈的前瞬,一位女士緊緊擁住陌生的幼童,閉目微笑,直麵死神降臨;長達一年的極端幹旱後,父親把最後一箱能量餅幹留給昏睡得孩子,隨即在角落毫不猶豫地舉槍自殺,但留存在眼中的憐愛,不舍仍然清晰可見;東歐大草原,行星分裂出的隕石撞擊地表激起遮蔽日的輻射性塵埃,難民大軍中,一群成年人將寥寥無幾的防輻射服給孩子們穿上,任憑高能放射性粒子流摧毀身體機能,放棄一線希望,隻為孩子們能安然無恙……。那直麵死亡降臨的無畏無懼,融化一切冰冷的愛與溫柔,用生命嗬護孩童的自我犧牲,仍然曆曆在目,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場景仿佛才發生在昨,讓人淚目,又提醒著今人永遠不要沉淪在夢幻般的美好中。明和災難哪一個先來?對精致而脆弱的人類文明來,是永恒的問題。
記憶走廊中又新增了不少影像,看來對廢墟的發掘取得了新進展,不少在災難中殘存的影像資料被發掘修複後又送到了這裏。方宇百無聊賴地跟在人群後,直到一副奇特的影像吸引住他,影像沒有名字,內容也簡單明了。荒原上,獵獵野火像漫山瘋狂舞動的衝妖氣,幾乎將整片空燒透,流血的紅雲下,一隻拉布拉多獵犬正在煙霧中奪命狂奔,身旁的火星幾乎舔灼到眼球,但它還在奔跑,奔跑,奔跑。仔細看去,身上的紅色繈褓中裹著一個啼哭的幼兒,似乎這嬰兒,就是它奔跑至死的全部動力…。方宇蹲下身,故事並不複雜,上世紀80年代,一對父母遭遇農場大火,明知逃不掉的他們把繈褓中的孩子捆在拉布拉多背上,很幸運,狗沒有負人所托,跑到了幾十公裏的火場外,之後便極度脫水而死,但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孩子幸運的活了下來。這個視頻正是根據父母藏在繈褓中的親筆信還原出的,再往下看,孩子的名字躍入眼中,赫然是兩個秀氣的楷體字“方宇”,同行也有人注意到了這幅畫,紛紛投以奇怪的眼神,但都隻當是個巧合,畢竟同名同姓的人不算少,而隻有方宇自己知道,老頭子既是自己的老師,也是自己的養父。
巨大的成都地麵城市群上空,高高懸空的空城堡龐大而精致,“向頭頂上的空要生存空間!”這既是人類麵臨現實世界中赤道南北15度範圍內一片焦土的無奈選擇,也是新世紀人類重新崛起所帶來的極致自信向空發出的挑戰。不同於上世紀人類的愚昧短視,新世紀的人類重視對地球母親的愛護。於是,琉璃城應運而生,全新的生存方式既展示了人類文明的偉大創造力,又最大程度節省了地麵寶貴空間,還在空中打造了新的綠色“叢林”。“多麼完美的文明發展方案,多麼偉大的人類!”這是所有城居民發自內心的感歎與驕傲,成都,這座曆史悠久的文明古都,也因琉璃城而一躍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全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