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峰衍生出的第一種功法,並非絕世內功或招式。經多日來翻閱書籍,他隱隱明白,在此世界,功法並不一定重要。最為關鍵之處,乃是一個人的資質。
隻有資質強大,才有機會覺醒先。所以雲峰衍生了“九陰真經”中的“易筋鍛骨篇”。此乃他所知中,能改善人資質的神妙功法。這套功法,非傳統意義上的內功,而是一套類似鍛脈錘骨的體修法門,可無視修煉者原有資質,長年修煉,讓人自內而外的脫胎換骨。
其實,雲峰更想衍生少林“易筋經”,不過可惜的是,憑他每日修煉而出的那點可憐後原氣,根本就無法支持,衍生如此玄功。畢竟修煉“易筋經”後,可不單是改善人的資質,還可擁有高深莫測的玄妙內力。
這倒不是“易筋經”就強於“九陰真經”,而是較之易筋鍛骨的單獨篇章,“易筋經”更為全麵,所以雲峰一時難以衍生而出。
衍生了“易筋鍛骨篇”後,雲峰每日,便多了項戶外鍛煉。早上起床未等進食,總是要去擺出各種動作,配合著呼吸之法,拉扯身體筋骨。
雲峰所做一切,在其他孩童看來,就是怪模怪樣的玩鬧。其中幾個激靈之人,更是帶頭嘲笑雲峰每日所為。在這群孩童的嘲笑聲中,雲峰漸漸變得不合群起來。
對此,雲峰依舊我行我素,本來他就非真正孩童,又如何能跟一群孩子混在一起。
時間荏苒,轉眼雲峰便在武玄宗待了十年光景。
相比於剛上山時,那個嗷嗷待哺的幼嬰。如今的雲峰,已成了飄飄少年。
雖雲峰年紀隻有十五,但因常年修煉的關係,現下已有一米七八的個頭。不知“易筋鍛骨篇”是否還有修型功效,使得雲峰並不顯粗獷,反而有著標致身材。長相上則越發接近前世相貌,這可能就是所謂“相由心生”。
在前世當中,雲峰也算是校草一般的模樣,如今恢複長相,自然清秀俊朗。由於一群孤兒沒有名字,又非武玄宗的道士,不能取道號。因此,當他們十歲時,宗門讓其自取名字,也算做個身份記載。而雲峰自然便用了自己的原名,他不知這具身體父母名諱,也沒有那麼多避諱。
經過了十年的打磨,如今雲峰身體資質不僅改善,且還擁有了一身高絕的武功。當年他習練“易筋鍛骨篇”後,修煉起後原氣,當真翻了數倍,終於可提供給“衍之目”發動所用。
隨即,雲峰毫不猶豫,開始衍生他所向往的內功。一番精挑細選之下,雲峰選擇衍生,金係武俠內功,原因自是其神妙功效,以及金老爺子對內功的詳細描述。如古龍、黃易等大家所寫內功,雲峰當然也很向往。然而,裏麵的玄之又玄,根本無法在腦海中形成模式,他也隻能去衍生金老爺子創造的內功。好在無論從何角度來看,金係內功絕不差於他人,甚至尤有過之。
雲峰選擇衍生的內功心法,便是可融入諸多外功,擁有自動護體,且可百毒不侵的“九陽真經”。這門內功出名之處,自不必多。反正雲峰從七歲衍生出這門內功後,修煉了整整七年有餘,卻未將其練至大成。
此時,雲峰任督二脈未通橋,達不到循環往複、生生不息的地步。好在這門神功,隻要練有成,也絕非一般功法可比。就算以他此時的功力,若是與人爭鬥,也足以傲視後原氣的修煉者。再以其功力的特殊之效,便算一般的先奇武者,恐也非是他的敵手。
除了內功方麵,雲峰當然也不會缺少對外功招式衍生。他既有做個俠客的打算,日後免不了要和人動手比試。所以從十歲開始,他就衍生出了一套最為喜歡的外功招式,也是號稱金係第一掌法的“降龍十八掌”。
這套掌法,招式平平無奇,衍生起來並不困難,難就難在對勁力的掌握上。若無強橫內功為根基,再加缺乏實戰經驗,想要運用好這套掌法,絕非易事。
好在“衍之目”既稱“衍”,功能當真非同可。在衍生功法之時,就已為雲峰安排好對策。每每雲峰以內力供給“衍之目”,那片霧氣空間竟會出現一個對手,跟雲峰進行實戰對練。
衍空間中的對手甚是強橫,對方麵容虛幻,雲峰看不出是何人,卻沒有一次勝過他。衍生之人,掌握了雲峰所知全部武技,在其的攻擊下,如有對戰不同之高手一般,可逐步磨練與掌握,“降龍十八掌”的運用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