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唐千正剛才與厲鬼宗之人拚鬥間。
乍聞琴音終止,心中不由一驚。
待回望後,發現雲峰已經跟人交上了手。
隨著鍾無常出現,唐千正頓知不好。
連忙催發掌力,避開厲鬼宗眾人,反身回到了雲峰身邊。
鍾無常也聽過唐千正的大名,見他一身凜然,聲勢如虎,倒也不敢大意。
緊了緊手中鐵索,鍾無常道:“素問中原奇武界,有‘正中唐,邪有楊,衝宵一劍,長孫無傷’。
其中又以‘正中唐’唐千正你為首。
今日有機會,本王倒是要會會你。
看你唐千正配不配的上,你那‘四絕’名聲。”
唐千正道:“好,大家手底下見分曉吧!”
罷,其一掌擊出,隱含雷鳴之聲。
這掌正是武玄宗大明鼎鼎掌法,“幹地支雷動掌”中的地支十二掌。
這套掌法,乃武玄宗師張道凜,觀瞧幹江水,以及地支流脈,再加雷鳴交錯,從中悟得真理而創。
全套共分兩式二十二招掌法,每掌變化無常,招式可謂無窮無盡。
且掌法必有雷鳴之聲,仿若動。乃是一套純剛純陽的掌法。
相比較於“降龍十八掌”,運勁方麵,可能還稍顯不足,但變化上,卻是更是一籌。
然而,這套掌法,要求所學之人,悟性極佳,不然難以領會,臨敵時的千變萬化。
到了如今,整個武玄宗,真正領悟這套掌法的人,也不過隻有三人。
其中便有唐千正,至於剩下兩人,便是張道凜自己,還有他的大弟子張之謙。
唐千正能在奇武界中,闖下偌大名聲,與會這套掌法不無關係。
如今使將出來,當真非同可。
一掌之下,有如攜雷而劈,聲勢震。
鍾無常見此情形,心中驚駭,連忙舞動鐵索。
但見在他的舞動之下,那鐵索宛若長鞭,上麵鐵環相互拉扯,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更是帶起“呼呼”風嘯。
未等唐千正臨近,鍾無常一索而出,直接橫掃向對方。
唐千正也不閃避,掌勢突增幾分,迎著鐵索,便即拍了過去。
但聽的“轟”的一聲巨響,掌索相交,聲震四野。
同時,一股無形氣波,由交鋒處傳開。
再看那鐵索,竟生生被唐千正擊飛出去,由反彈之力,向著鍾無常便回抽過去。
鍾無常眼見唐千正掌力驚人,麵對回抽過來的鐵索,哪裏敢硬接。
當下,鍾無常一個傾身,便躲開了鐵索橫掃。
接著借力揮動,鐵索繞了一圈,便又再掃出。
未等鐵索擊中,唐千正已來至近前,一掌跟進,直擊鍾無常胸口。
這鍾無常也是了得,間不容發之下,手中鐵索不停,竟生生退後一丈,躲開了唐千正的一掌。
同時,鐵索回還,索頭向著唐千正後腦擊去。
聽到勁風,唐千正無奈,隻能側身躲避開。
他可不會那“神龍擺尾”,反手便能劈出剛猛掌力。
由此可見,運勁方麵,這“幹地支雷動掌”,卻是差“降龍十八掌”一籌。
兩人一番交手,倒誰也沒能奈何對方。
不過總體來,卻是唐千正更顯威猛。
鍾無常雖然鐵索厲害,卻也不敢硬碰硬打。
逼退了唐千正後,鍾無常怪聲道:“中原‘正中唐’,果然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