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一場大俠夢(1 / 2)

這是我第一次獨立的切點東西,尤其是土豆絲。

切土豆絲是切墩這一行最基礎的東西,我隻在廚師學校裏切過那麼一兩次,當然,當時切出來的粗細不勻,慘不忍睹。但那時候是學生,大家都不怎麼會,更何況我那時候幼稚的認為,切菜和炒菜沒什麼大的關聯,以為自己早晚要成為炒菜的大廚,到時候自然有切墩的伺候著,所以沒必要在刀功上浪費時間,也就沒怎麼在乎。

現在終於有機會自己一個人親自動手,旁邊並沒有別人,所以不用在乎旁人的目光。於是我並不著急,憑著看他們切菜時候的記憶,照葫蘆畫瓢,穩穩當當的把土豆按在墩子上,仔細的下刀,一下一下的切了起來。

先把土豆切成薄片兒,仔細的碼在一起,再一刀一刀的切成細絲。切完了一個土豆,我仔細的把它放在水盆裏,認真的觀察,自己頗為滿意,的確比之前切的,強的不是一點半點。

廚房就是這麼一個神奇的地方,雖然我並沒有太多的機會拿刀切菜,每大多幹的都是一些零散的活計,不過在這樣的氛圍裏待的久了,好像刀工自然就增長了一些,切出來的東西,也多少的像了點模樣。

我越切越高興,越切越開心,把忙活了一整的疲憊直接拋在了腦後,也忘記了時間。不知不覺的切了整整一大盆,我這才把菜刀放在案板上,伸了一個懶腰,端起那盆土豆絲兒,在水池旁反複的投洗了幾遍。

剛泡進盆裏的土豆絲兒,水是渾濁的,我現在終於知道,那是因為土豆絲裏含有太多的澱粉。如果不通過投洗,直接下鍋炒的話,澱粉與水分在加熱的環境下會變的黏糊糊,土豆絲兒便會粘成一坨。其實這是普通的家庭婦女都懂得道理,而對我來卻意義深刻。

不光是意義,更是教訓。

畢竟在一兩個月以前,我高調的去霍家菜館上班的第一,就是在這道最簡單的菜上翻了車,懷揣著三級廚師證,竟然犯了最低級的錯誤。當時廚房裏那幾個廚師幸災樂禍的笑臉,和霍家菜館老板霍宇連一毛錢都斤斤計較的樣子,以及給我發了工資時候那不屑的眼神,讓我始終牢記在心,每每想起都好似一把尖刀,刺得我渾身難受。

那時候我並不服,可現在想想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過錯,那時候的確太真,太幼稚了。

把土豆絲兒衝洗了幾遍,當裏麵的水變得清澈之後,我才穩穩當當的,把它塞進了菜架子的下麵。抬頭看看牆上的石英鍾,已經是淩晨四點。我這才發現,僅僅是一盆土豆絲兒,我竟然切了四個多時。離亮的時候不遠了,我得抓緊睡一會兒,不然扛不住明一整的忙碌。

這一覺睡得特別香,還做了一場美夢,夢見自己穿了一身青色的袍子,頭上戴的鬥笠,鬥笠的帽簷很低,遮住了我的半張臉。我一隻手背在身後,一隻手舉著一把明晃晃的菜刀,在一片竹林的上麵來回的飛騰,腳踩著輕薄的枝條,身子輕的像一團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