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老人少年(1 / 3)

這是一處相對平坦的原野,較低的山勢,此起彼伏。此時已是孟春之際,這雲夢山川,已是蔥綠一片。

一條還算寬敞的午道,從兩座山之間的原野中橫過,聯通著西楚和南邊的大周王朝。

大周王朝鼎盛時期,版圖占據著整個神州大地,就連邊遠的蠻荒之地,也對大周王朝稱臣納貢。

後來,北胡遊牧部落崛起,連同西戎各部落,憑借著英勇善戰、快如奔雷的騎兵,打得大周軍隊丟盔卸甲,毫無還手之力,加之大周王朝內部勾心鬥角,權勢林立,不能一致對外,最後導致北方疆土淪陷,隻好遷都建業城,憑借廣陵江塹,才阻擋住了胡人的騎兵南下,得以偏安一方。

這次北方國土淪喪,也導致了王朝曆史上最大一次貴族平民的南遷,王朝史稱“永康南渡”,自此之後,神州文明南移,中原之地淪為蠻夷。

不過,當年大周王朝以舉國之力,修建的十二條直達四方的午道都保留下來了。

話這條連著西楚和大周的午道,少有人車馬來往,由於周邊大山中盤踞著眾多落草為寇的強人,經常出來“攬客”,不但要留下財貨,人也得留下,因此,這條午道除了官府的公幹人員偶爾有通過外,尋常商旅是不敢來的。

這時,在西北方的午道盡頭,響起了馬蹄聲和喝麼聲,一隊身著大周王朝甲胄的士兵,在一位將軍率領下,向西南方向狂奔。

遠遠看去,得有上百人的隊伍,但個個神色慌張急促,麵容憔悴,而且渾身衣甲破爛,像是一支剛從戰場上撤下來的隊伍。

突然一支黑色的箭,劃破長空,力道犀利,朝領頭的那位將軍射去。那位將軍也是身手了得,一拔腰間的長劍,把射向自己麵門的利箭撥在一旁,但是箭上的強大力道,卻帶得他的身體往後倒。

他一拉馬的韁繩,坐下的馬一聲嘶鳴,人仰而起,隨著奔在最前麵的將軍驟然停下來,後麵的隊伍也都跟著停了下來,馬上的士兵四處張望,慌亂無主,如驚弓之鳥。

又是一陣箭雨從兩邊山坡的樹林中飛出,如一群食人的黑鋒,快速飛向午道上的那隊士兵,午道上頓時人仰馬翻,一部分士兵被箭射中,翻落下馬,一聲聲淒厲的叫喊聲,響徹山間。

這隊大周士兵,來不及逃竄,就被兩邊山坡射來的箭雨給射到一大半,剩下的士兵下馬圍在那位將軍周圍,準備做殊死搏鬥。

在強密的箭雨下,不一會兒,午道上便隻剩下那位將軍沒有倒下,他用劍駐著地,支撐著身子,他的左腿上中了一箭,鮮血流了一地,一雙血紅的眼睛,死死地盯著那群慢慢走近的西楚國士兵。

一位身著青銅鎧甲,手按長劍的中年將軍,縱馬來到那位將軍麵前,後麵跟著兩名護衛,四周一隊手持長劍的士兵圍了上來。

“陳世軒,投降吧。”中年將軍麵無表情地道。

被稱作陳世軒的大周將軍,咬牙切齒,麵目猙獰,一雙血紅的眼睛死死地盯著麵前的那位高高在上的西楚國將軍,沒有作聲。

“陸君山一戰,你們大周五萬兵馬全軍覆沒,就算你回到大周,你們那位疑心重的皇帝也不會輕饒了你,我敬重你的為人,何不乘此機會歸順我西楚。”西楚將軍的聲音厚重威嚴。

陳世軒呸的一聲,一口血水噴出,狠狠地道:“景鬆,你不用在勸了,既然兵敗,唯死而已。”

完,陳世軒回頭望了望,又看了一眼身邊躺著的士兵,心裏默念著:英,來世再見。

默念完,陳世軒用手中的長劍自刎身亡。

空有那麼一下,仿佛變得昏暗,一陣陰風吹過山巒,雲夢大山有那麼一瞬間變得寂靜,像是在默哀一位沙場軍人的落寞,惋惜一位丈夫和父親魂斷疆場,再也不能回歸故鄉。

那位景鬆將軍低頭致敬,然後抬頭望了望,隻見高雲淡,微風拂麵,本是一個舒爽的氣,卻用來殺人。

景鬆將軍一揮手,調轉馬頭,周圍的士兵把散落四周的大周士兵的屍體搬放到一起,圍在那位陳世軒將軍屍體的周圍,然後舉火焚燒。

滾滾濃煙伴著焦味,迅速彌漫整個山野,這群不屈的英靈,化作黑色的煙霧,四處飄散,回歸塵土。

大周士兵的屍體焚燒了很久,肉香味和焦臭味,在山野間彌漫,久久不能散去。

當焚燒的大火濃煙終於暗淡下去之後,孤寂的山野,變得四下肅靜,像是在默默地祭奠這群渺的英靈,然後把這段雲夢山中發生的一段曆史畫卷,悄悄掩埋。

一個瘦的身影出現在這片灰燼旁,他用破爛的衣袖捂住鼻子,一臉嫌棄地看著化為焦灰驚人場麵,既震撼又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