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實誠的小道士(1 / 2)

三交鎮的大街上,一個道士走在人群中,邊走邊東張西望。道士約十四五歲的年紀,身上的麻布衣已經破舊發白,不過漿洗得很幹淨,肩上背著一個長條包裹,臉上盡是風霜之意,像是趕了很遠的路。

這個道士便是從稽山深處出來的元知道,那他離開居住了六年的山穀,先是沿著稽水往東走,之前聽老師起,羅浮山是在大周王朝境內。

出了稽山,六年來第一次見到村鎮,遇到師傅以外的人,既陌生又新奇,好在他一個道士打扮,也不至於遭人欺負。

西楚國境內本就篤信鬼神之,祭祀修道之風昌盛,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鄉野村民,對修道之人都是萬分崇敬,是以元知道一路走來,時常有人接濟,加之他跟隨水鏡先生修道有年,道法根基也有成,遇到野鬼精怪危害鄉民的,他也仗著膽出手收拾了,不過他心地善良,對那些為禍一方的野鬼精怪,也隻是或超度,或封印,並不傷其性命。

這一,元知道來到三交鎮,見到三交鎮城牆高大,來往的人很多,異常的繁華,這是他出山以來,遇到的最大最繁華的一座城,頓時滿臉喜悅,不管不顧的進了城。

正是晌午時分,趕了一上午的路,肚子鬧起來意見,元知道沒有進那些高門大戶的繁華酒肆,而是找了一家偏僻的酒館,身上的幾吊銅錢,都是村民們感謝他為民除害的感謝費。

一個紅燒鯽魚,一個青菜,兩碗白飯,店老板實誠,也沒有欺負他一個道士,菜都是一大份,飯也盛得很滿,元知道聞了一下香味,拿起筷子開心的吃起來。

“道士,一個人吃飯多沒意思啊!”一個皮懶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元知道抬頭看去,隻見一個十四五的少年已經老實不客氣地坐在了對麵,嘴上叼著一根狗尾巴草,一雙靈動的雙眼正四處張望。

元知道放下筷子,笑著道:“這位兄弟,你要是沒有吃飯的話,我們一起吃吧!”

對麵的少年瞪了元知道一眼,道:“什麼兄弟,我嗎?你也不大嘛!得叫這位兄台,讀過書嗎你!”

元知道不以為意,微微一笑:“兄台怎麼稱呼?”

那少年一咧嘴,道:“你先你叫什麼?”

“知道。”元知道道。

少年噗的一聲,把嘴裏的狗尾巴草吐在一旁,瞪了一眼元知道,道:“你知道什麼,我是問你叫什麼!”

“我就叫知道啊,元知道。”元知道誠懇地道。

對麵的少年一愣,用手指了指元知道,又哈哈大笑起來,元知道看著對麵的少年,不知道為什麼他聽了自己的名字會大笑起來。

“知道?元知道?這是誰給你起的名字,這麼有意思!”對麵的少年笑著道。

元知道伸手撓了撓頭,笑著道:“有意思嗎?我不覺得啊!”

對麵的少年沒有再理會元知道,而是伸手拿過一碗飯,看了看四周,又拿過元知道用過的筷子,老實別客氣地吃起來。

這個少年就是蒙塵。

元知道愣在當場,隨即又搖了搖頭,笑了笑,叫夥計又拿過一雙筷子,也吃起來。

桌上的菜,有一大半被蒙塵風卷殘雲般給解決了,元知道也不以為意,出山以來,第一次遇到一個同齡人,而且還是這麼熱情的,雖然他修道有年,但畢竟也是個少年人,也喜歡結交朋友。

那在無名山崗上,謝觀和巫鹹離開後,巫長老和惜月蒙塵三人,一起掩埋了月衛的屍體,整個過程中,惜月都是在默默的流淚,一旁的巫長老搖了搖頭,歎息了一聲。

蒙塵過慣了為了生存不擇手段的生活,為了生存,偷蒙拐騙什麼事都幹過。這些年,在他心裏,義氣、承諾這些詞,也隻不過是掛在嘴上炫耀的,畢竟在餓的時候,還比不上一塊紅薯來的實在。

這段日子,這些初次遇到的月國衛士,竟然有為了他甘願丟到性命的,如何不讓他心生悸動,他也是高門大戶中走出來的人,的時候,也識過字,讀過書,懂得一些聖人道理,隻是這些年為了生存,常幹些偷雞摸狗的事,但他秉性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