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衙役跟王原昭一樣,在聽了楊明等人的事跡之後,均大為感動,所以一路上他們盡心伺候著,不敢有半分的怠慢。
每不僅配足了水糧,而且還特地劃出了一段時間來,允許眾人能夠自由活動。
這樣的待遇,簡直讓張猛他們都快忘記自己犯人的身份了,隻當作是外出旅行。
於是連日來籠罩在眾人頭頂的陰鬱氣氛逐漸消散了一些,眾人開始變得有有笑了起來。
楊明亦是如此,他原本就不屬於這個世界,所以無論去哪裏,他都毫不在意。
隻不過楊明也不是一個沒心沒肺之徒,既然他現在還是眾人的頭,那麼他就有責任保護好他們。
所以這些來,楊明一直在思考那道古怪公文的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樣的意圖?
首先,楊明排除了最壞的打算,畢竟對於眾人來,最壞的事情無疑就是砍頭了。
可如果真是要將他們處於死刑的話,那麼也不用特意從西北押送到江都去行刑吧?
要砍頭直接在當地砍了便是,何必多此一舉呢?
所以楊明料定,這次江都之行,絕對不會是最壞的打算。
至於是不是流放?
那麼顯然也不太可能,原因同上,真要流放他們的話,也無須繞這麼大一個圈子。
再了,西北大漠本來就是流放之處,而江都郡屬於江南繁華之地。
從荒涼處流放到繁華地?
這種逆方式的流放操作,還真是千古奇聞呢。
想來兵部的那些大佬們也不會這麼傻,流放應該也不成立。
而既然不是要殺他們,也不是要流放他們?那麼這個稀奇古怪的命令,究竟又隱含著什麼深意呢?
莫非是要表彰他們嗎?
在排除了所有最壞的可能後,楊明忽然變得樂觀了起來。
他們雖然犯了逃兵罪,但好歹也破獲了一場間諜活動不是?
這也應當算是大功一件吧!
難道這次讓他們去江都郡,真的是要表彰他們嗎?
這個念頭剛一產生,楊明的內心便驟然興奮起來了。
隻不過這份激動並沒有持續太久,很快就又熄滅了下去。
因為楊明想到,如果真是要表彰他們的話,那麼肯定不會安排他們坐囚車去江都。
這哪裏是英雄的待遇,這分明就是把他們當成犯人啊!
想到這裏,楊明的腦袋徹底混亂了。
想不通!
實在想不通!
苦思冥想了大半後,楊明無奈地撓了撓頭,顯得有些煩躁。
這種對於前途一無所知的感覺,讓他極其不適應。
似是坐久了有些腰疼,放下煩惱之後,楊明不禁伸了一個懶腰,打算活動活動筋骨。
隻是就在楊明雙臂上舉的時候,突然,他的胸前傳來了一絲異物膈應感。
楊明先是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反應過來了,臉色凝重地將他胸前那個‘異物’拿了出來。
隻見這是一個半隻手掌大的銅匣,以及一把鑰匙。
銅匣由黃銅製成,在其頂上雕刻有一個陰陽八卦的圖案,正是楊明從那護納勒老者身上搜出來的陰陽鎖。
當時楊明繳獲的物品一共有兩件,一件是那張燒到隻剩下一半的地圖,另外一個就是這把陰陽鎖了。
回來後楊明隻是把那份地圖交了上去,但並沒有把這個銅匣也一起交出去,而是自己偷偷藏了起來。
楊明之所以這麼做,其實也是有他自己的考慮。
首先,楊明可以肯定,這個陰陽鎖乃是護納勒人跟朝廷裏的一個大官私下裏交換情報的重要工具。
也就是,得到這個陰陽鎖,也就掌握了那個仍舊藏在暗處的大官私通敵國的罪證。
試想一想,如果你是那個大官,然後有一,當你得知你通敵叛國的罪證,被一夥人給截住了,你心裏會是什麼想法?
你會生氣、惶恐以及不安,你急於想要搶回罪證,並將跟此事有關之人全部滅口。
畢竟你無法判斷除了這個陰陽鎖之外,其他人還掌握了你多少的秘密。
雖然當楊明趕到的時候,那老者已經自盡身亡了。
但這事情也就隻有楊明他們自己才清楚,至於其他人信不信,甚至那個大官信不信,就另當別論了。
如果換作是楊明的話,他絕對不會相信任何人的一麵之詞,他會毫不猶豫的動用他手中的權力,將所有參與之人全部滅口。